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服装定制  皮棉  盛泽  卢比  美棉  化纤  降税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泉州纺织服装谋划“三步突围”

   日期:2018-12-10     评论:0    

核心提示:农历十五已过,面对着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和近半闲置的机台,晋江某化纤厂厂长z先生已不再叹气,而是迅速做出机台整改的决定,并重新调配工人,尝试投入新产品的试生产中。

在经历过两周开工低迷期之后,泉州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迅速做出应对。上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调研组抵达泉州,看到的就是这一幕。虽然行业开工率已经逐步趋于正常,但看似轰轰烈烈的生产背后,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表示严峻的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发展压力已经显性化,企业存在许多发展困境,需要政府和协会给予支持。

调结构:

技术投入 探寻发展新模式

在去年轰轰烈烈投入多个新项目之后,海东青新材料集团今年定下了“停止扩产,寻求技术产品提升”的方向。在本次调研走访中,该公司行政总裁粘伟诚明确表示该公司会更注重通过技术转型来提升利润空间。

据介绍,海东青今年将跳出原有鞋材产品范围,定下了几大重点产品方向:海洋稀有材料、基础设施土工布材料、绿能材料等,这些高科技型产品将成为海东青着力发展的投入点。

调整产品结构的不仅是海东青一家企业。在化纤类产品遭遇销售低迷之后,晋江南方织造有限公司也迅速调整了产品结构,加大了产业用纺织品类别的生产。新产品类别的出口为该公司去年销售额保持上升贡献颇多。

“主要是出口市场订单。早几年,我们公司就接国外产业用纺织品的订单,近两年来,这部分单量有所提高,这类产品成为我们的主打产品之一。今年公司初五开工,状况良好,就是因为去年底接到国外产业用纺织品订单。目前,订单生产已经排到了4月份。”该公司生产部部长王孝卓表示。

上游纺织企业加大技术型产品投入比例的同时,下游品牌企业也加速迈出结构调整的步伐。

在石狮纺织服装商会新任会长、爱登堡董事长田启明看来,这几年,闽派的下游服装企业已经从重生产的橄榄型企业模式,转变为重研发和品牌营销的哑铃型企业模式,也仍将是闽派服装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企业发展模式、结构调整成为开春以来服装企业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通过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如何提升品牌附加值,成为了闽派服装企业打破现有桎梏的突破口。

尽管问题重重,但仍有企业在这轮困局中脱颖而出。盖奇总经理黄莎莉介绍,此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牵头促成了上海长胜集团与盖奇公司合作组成团队,建立了冷转移印花示范区基地,并与时装设计大师吴海燕合作,在上海国际面料展上举办了冷转移印花专场发布会,向国内同行推广了这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工艺技术。“目前,我们针对军警系统,研发了抗红紫外线渐变迷彩系列,还与国内的一些新锐设计师合作,切入牛仔工艺的研发。”正是抓住了研发,掌握了前沿技术,所以盖奇得以顺利打开自己的细分市场。

狼道服饰总经理刘奕群则表示,狼道将专注于“时尚牛仔”这一领域,“我们将打造带有东方文化、中国特色、中国原创、中国制造的国际牛仔品牌,并与国际新兴时尚接轨”。在过去一年,狼道赞助了2011 fia gt1世界超级跑车锦标赛,成为了中国国际时装周上的压轴,获得了中国流行色协会授予的“中国时尚休闲男装流行色发布基地”。这一系列无疑提升了品牌的附加值。

寻出路:

龙头带动 小微企业拓发展

在座谈会上,田启明提出了对小微企业的忧虑。小微企业如何扶持?这成为了与会人士关注的焦点。

他提出,希望行业协会能够通过协会的力量,为小微企业引入各类专业公司,帮助小微企业或从研发、提升品牌附加值,或帮助企业科学、系统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他认为,如何引进高端人才是小微企业必须思考的一个主要问题,“行业协会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寻找托管经营的团队,或由一个团队服务企业的若干环节,或由一个团队服务若干企业的一个环节。”

除了企业在积极寻求出路以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加大多渠道强化对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的服务力度,拓展小微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发展空间,继续经济发展后备力量。

在晋江,“品牌产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已经成为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的项目载体。据晋江市经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晋江将在全市范围内鼓励推广“品牌产业园”运作模式,以品牌纺织服装龙头企业为主体,引导小微企业入驻,建设成为配套协作载体。而正在策划筹建中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将通过代建制、订单式办法为小微纺织服装企业量身定做标准厂房,为其发展壮大做好服务。

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发展的模式,在晋江已经有初步的先行成功案例。以外贸订单为主的晋江达丽服装公司是深沪镇的龙头企业之一,这两年随着订单量增长,该公司与周围不少小微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订单外放,带动了周围小微企业发展。

“以大带小,大小企业联合协同发展,这将是未来小微企业发展出路之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纪朝表示,由于平台、资源、成本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小微企业都适合进行投入研发、提升技术的。“像汽车品牌商,他们并不生产所有的配件,而是进行组装,这样的模式在服装行业同样可行。大企业应该牵头进行研发,然后通过让小微企业做配套或代工,带动小微企业进行提升。

盼扶持:

行业牵头

筹建知识产权平台

“去年,作为公司的代表,我在北京待了3个月打了47场商标侵权的官司,每场平均需要2万元成本。”随着卡宾的品牌知名度不断上升,分管零售的卡宾集团副总裁杨建群多出了一项工作:品牌维权官司,让他深感无奈。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帝牌、彬伊奴等多家知名企业的应和,他们也都有着类似的经历。一方面是商标被仿冒,另一方面则是企业商标在国外被抢注,还有网购渠道假货打不尽。

企业维权已经耗用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在本次调研中,知识产权维权问题也成为讨论热点。

身处产业用纺织品这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海东青深感技术专利的重要性。而单靠一家企业,技术力量毕竟有限,为此他呼吁,协会能否扶持纺织服装企业建立专利交易平台,为行业技术提升和专利维权保驾护航。

此建议得到本土不少纺织企业的推崇。他们认为,只有有针对性地对纺织这个中间产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将好技术落地,再推动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提升和发展。

除此之外,不少纺织服装企业还成为政府创造培育核心技术的平台,培养学生、技术人才,引导企业打开国际通路。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