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个制造业大市,作为传统行业,纺织服装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二次创业”,加速全行业的转型提升?技术革新,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自2011年以来,从纺织到染整,从面料到成衣,泉州纺织服装全行业进入了技术升级的快车道。低碳原材料的研发力度不断加强,企业生产线的“智慧”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纺织服装企业不再传统,已经成为产业技术革新的新领域。
智慧生产成热门话题
日前,福诚(中国)有限公司在其石狮总部举办了主题为“携手福诚,智慧共赢”的年度设备展示会,展会汇集了兄弟、飞马、关西、标准等国内外知名缝制设备制造商的最新装备,迎来了国内外400多家企业,1000多名客商的热情参展。
展会上日本先进的站立式单元缝制流水线,引起了不少业界人士的关注。据介绍,利用这种流水线,从上领子到卷下摆,做成一件polo衫的9道工序只需8台机器4个人便可以完成,一个工人能够操作2到3台机器。站立式流水线是在日本最主流的生产方式,通过站立式缝制,企业使用更少的员工就能完成单件流水作业,从而大量节省人力资源,并减少工时。
福诚商务中心总监顾凯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通过一条智慧的生产流水线,企业能够营造一个智慧的工厂,从而打造出智慧的服装生产行业。”
而随着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理解的逐步加深,近年来,小批量、多款式、快速化的生产模式正成为服装制造的趋势,智慧型生产已经成为泉州纺织服装产业的热门话题。对此,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也指出,“2011年是各类新项目启动数量最多和实施力度最大的一年。”
全行业加速技术提升
纺织机械的技术转型只是泉州纺织服装全行业技术提升的一个缩影。
作为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泉州的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加快转型提升的脚步,一大批龙头企业每年投入资金千万元以上用于技术研发。
去年,在福建省第二批创新企业评定中,泉州有12家企业获得省级创新型企业称号,而在已评定的2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名单中,有6家企业来自泉州最大的传统产业纺织服装业。目前,纺织服装全行业有浔兴拉链、凤竹纺织、七匹狼等三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2011年,泉州市14家纺织机械产业重点企业还与4所省内外科研院校携手,组建了泉州市纺织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泉州的纺织企业技术力量较薄弱,存在技术人员缺失、企业各自为战等瓶颈问题,创新战略联盟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搭建了服务平台。”业界人士这样评价。
随着技术升级力度的加大,在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从海天、凤竹、鑫华等纺织企业,到联邦三禾、台隆、永固等面料企业,再到七匹狼、左岸、九牧王等服装企业,都纷纷加大了自主创新力度,新材料、新产品备受关注。
低碳新材料成趋势
据了解,2010年,福建联邦三禾纺织贸易有限公司在后整理环节使用了先进设备和冷染新技术,使得水、煤能耗大大降低,每套设备较以往节水1000多吨、节煤近300吨。当其成衣染色系列产品在展会上展出时,被誉为“生态面料”,备受外商青睐。
2011年以来,海天公司则将绿色生产与功能性生产相结合,研发竹纤维生产方法,不但无污染,且选用原料的聚合度范围更广,工艺简单,成本也比较低;红瑞兴纺织与台湾同行以及厦门大学、省固体表面涂层材料技术开发基地等多家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纳米功能纤维,具有防静电、防辐射、杀菌、抗紫外线等功能;旗牌王通过科学的工艺、技术手段和先进设备,研发“牛仔服装聚氨脂后整理水洗工艺”,牛仔服装在不影响透气、透湿、手感的前提下,强度、柔韧、耐磨、防水、防污等功能更突出。
与此同时,七匹狼、左岸、九牧王、虎都、柒牌、圣天狐等品牌服装企业在选择纺织面料时,也更倾向于环保型、低能耗面料,并在品牌宣传中向消费者大力倡导低碳生活。
在环保、低碳等概念盛行的市场环境下,减少对石化原料及化学纤维的使用,积极研发并采用竹纤维、麻纤维等生物原料,在加大企业技术研发力度的同时,提升企业“二次创业”的智慧程度,已经成为泉州纺织服装全行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