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服装定制  皮棉  盛泽  卢比  美棉  化纤  降税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中国服装行业时尚法则引爆产业“战争”

   日期:2018-12-10     评论:0    

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这次战争的核心武器是什么?

“元旦假期前夕,公司还在照常运作。”东莞原野公司宋小姐说。

然而,等她出差回来,却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

2012年1月2日,这个手握广东名牌“异乡人”的公司倒闭了。

对宋小姐来说,在这里工作,一直是她的“骄傲”。如今公司倒闭后,她只能重新找工作了。

这似乎是2011年,产业发展的一个注脚。一年来,“东莞现倒闭潮”、“温州企业倒闭潮”等消息不断见诸报端。

“去年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导致企业支出增加30%左右,这对企业压力太大了。”广州卡佛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声治谈起这波倒闭潮时如此说。

而“银行收紧银根,则对服装企业发展带来了致命的影响。”有学者说。

显然,对很多企业来说,银行贷款突然收紧,成为压倒很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的确,过去的一年,很多企业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危在旦夕,”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2011年是金融危机以来最难熬的一年。”

其实,早在去年十月份中国服装大会上,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就断言:2011年,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困难。

这主要反映在中小出口企业。

“受欧美经济不明朗因素影响,导致欧美区域内服装需求增速下降,这也是中国服装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说。

而在中国成本压力之下,很多订单也开始了转移。

“我们正受到中国制造业工资急速上涨的影响。”美国品牌coach董事长兼ceo lew frankfort说:“五年内,中国产能将削减到40-50%,并将新订单转移到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

这些国际品牌订单转移的同时,却加速了中国市场开拓的广度和速度。

就连那些奢侈品牌也在突破中国一、二线城市布局之后,大步进驻三线城市,中国市场成了他们的跑马场。

比如,lv已在中国22个城市开了27家专卖店,其中包括了长沙、厦门、无锡、温州等二、三线城市,大有把中国市场一网打尽之势。

而“奢侈品牌吸引人气后,很多开始‘往下走’。”奢侈品咨询顾问陈红冰说,他们不满足于高端市场,开始流行新奢侈主义,抢夺中高档市场,从而延伸新的市场。

比如,夏奈儿等奢侈品牌子设计师被h&m邀请,为h&m做设计,这些产品一上架就被一抢而空。

h&m商店甚至动用了警察维持秩序,成了所在城市的一个景观。

“高档服装市场,我们肯定挤不进去,”杉杉老总郑永刚说,“但中档市场销量是最大的,我们必须占领这个市场。”

其实,国际中档品牌们也早在中国全面布局。

比如,来自西班牙的时尚品牌zara,自从2006年在南京西路和淮海路上各开一家分店后,开店速度骤然快起来,其身影不断出现在中国大中城市,至今已有近80家。

实际上,随着中国服装企业与国外品牌在设计、生产、营销领域的合作,目前已有数以千计的国际服装品牌以属地生产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而耐克,更是开始了对中国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开拓。

2011年2月22日,耐克最大的物流中心在江苏太仓亚太区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物流中心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负责中国大陆包括服装、鞋类等在内的物流运营。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耐克为布局中国二三四线城市做准备。

市场格局开始被打破。

众所周知,较早进入中国的耐克们,一直在一线城市有着绝对优势,而国内品牌则把二、三线城市作为自己的主场。

但眼下,耐克们在一线城市稳固后,进军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这无疑将对中国品牌带来很大挑战。

更重要的是,耐克们也逐步推出更便宜的产品。他们逐步放弃刚进入中国时的中高端形象,开始走平民路线,角逐中端市场。

兵临城下。

中国服装品牌不得不与国际品牌短兵相接。

“国外品牌对我们的冲击很大,再加上国内消费者对品牌理解有待成熟,他们总是认为洋品牌比国内品牌要时尚。”庄吉总裁吴邦东说,中国品牌的发展压力很大。

正是如此,中国很多品牌不得不借助“洋身份”去提升自己。

而在这种格局中,“报喜鸟犹如一块三明治中间一层,下有国内千军万马的同行,上有国际大牌的高居云端,在上下夹击中生存。”报喜鸟董事长吴志泽曾这样说。

但是“中端市场一旦失守,中国服装品牌的问题就大了。”郑永刚说。

真正的战争开始了。

那这次战争的核心武器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产业发展的国际大背景说起。

20世纪30年代,世界服装业发生了第一轮迁移,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形成了新的世界时尚中心。

20世纪60年代,服装制造业又开始向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转移,如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第三轮迁移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向中国内地、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等国家转移。

但在这次转移中,时尚寡头把价值最低端部分转移向经济欠发达国家,而把附加价值高的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服装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系统与加工体系,并开始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功能优势、效率优势、性价比优势转变。

“根本的还是‘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说,这是中国从低端向到高端攀升的路线图。

问题是,中国能形成自己的时尚法则吗?中国的时尚法则是什么,在哪里?

这需要首先从市场谈起。

1/212下一页尾页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