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服装定制  皮棉  盛泽  卢比  美棉  化纤  降税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留住一个人才,就留住一个品牌”

   日期:2018-12-10     评论:0    

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举行期间,多位委员为深圳文化产业建言,就深圳文化产业扶持,如何做到“顾大不忘小”?“设计之都”可否成为时尚之都?等话题发表看法。

重点扶持科技文化界的领头羊企业

市政协委员袁明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建设文化强市的大环境下,深圳要充分运用其科技优势,力促科技与文化融合,赋予文化产业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为科学技术界别政协委员,袁明在前两届会议上提出过三网融合的提案,建议深圳率先通过电子信息产业带动文化产业出口和转型。此次参会,他的关注点仍然是“科技与文化”。他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互联网、3g、物联网等科技进步和产业政策的推进已经让文化传播没有了疆界。

袁明提出,在产业扶持政策方面,不能“撒胡椒面”,而是应向高科技文化产业倾斜,重点扶持科技文化界的领头羊企业,促进企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让其成为产业发展的集中体和平台。

产业扶持,中小企业“不能忘”

与袁明观点不同的是,有委员提出,当少数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星光熠熠”之时,也不可忘记广大中小企业。

来自深圳档案馆的委员林波坦言,他平时接触到的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路上艰难前行,有些甚至连相关扶持政策都未听说过。即使想要申请,但由于门槛过高,部分中小企业只能“望扶持兴叹”。

“不要像对待乞丐一样对待中小企业。”林波说,他曾在新加坡工作过一段时间。当地企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职工培训。无论企业大小,员工只要参加了培训,都可以去政府报销。他认为,要创造公平社会,就不能对企业进行差别化对待。

政协委员吴庆捷也表示,中小文化企业是深圳文化企业的主体,为了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制订相关奖励措施,以鼓励中小企业中在国际国内获奖的创意人士。

建议举办“深圳国际时装周”

作为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政协委员罗峥提出,依托深圳设计之都平台,整合资源,打造“国际化设计时尚之都”。她建议深圳成立国际化设计时尚研究中心、举办以深圳为中心的“深圳国际时装周”、政府主导设立国际时装创意设计大赛等。“深圳既有意大利米兰代加工的优势,又有强大的服装品牌企业集群,如果我们能借鉴纽约时尚产业的商业模式,把‘深圳制造’变成‘深圳创造’,就可在世界时尚图版上占有一席之地,掌握高端时尚话语权,发出深圳品牌自己的声音。”

深圳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服务中心主任蔡大明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深圳文化创意产业还需转变用人观念,引进和留住创新型人才。深圳推动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是出台特殊政策留住人才,“留住一个人才,就留住了一个品牌;留住了一个团队,就留住了一个流派”。

深圳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封昌红委员则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圳应充分运用“设计之都”创意城市网络资源,将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优势设计门类做大做强。她建议,深圳在创意设计领域应携手香港与国际接轨,通过深港设计中心等平台提升本土设计理念和水平,同时设立更多的设计教育和高端培训机构,培养高端国际化设计人员,为设计解决产业升级和社会管理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