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始终是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纺织工业作为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具有充分竞争的行业属性,并且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有绝对比重,约占行业企业数量的99%。同时纺织行业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率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统计,2011年1-9月规模以上纺织行业企业销售利润率约为4.95%左右。众多规下纺织企业普遍要低于规上企业的销售利润率表现,很多规下纺织企业利润率甚至仅维持在1-2%左右。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经济增速减缓、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企业用地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方面困难及2011年以来国家为抑制通胀实施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倍受各方关注。在此,笔者从纺织中小企业今后发展所面临机遇和挑战入手,探索如何通过提升纺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来化解一系列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纺织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市场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我国经济继续处于较快速度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民生优先、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国家政策取向,都为纺织行业这一主要消费品产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产业调整,也有利于纺织中小企业加强与大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分工协作,从而通过促使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水平提升、人才资源的不断增长等方面,使得纺织行业中小企业能够加速融入到全球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中。
2、企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争相扶持并催生新的技术革命,信息网络、生物、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正在酝酿新的突破。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战略性新型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都孕育着纺织工业今后可与其紧密结合的广阔发展机遇,同时纺织工业生产力区域间布局调整优化和产业转移加快,政府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领域范围,都为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及业务开拓等提供了宽广的发展领域。
3、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作用,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完善财税、金融、社保、公共服务等政策扶持体系,为各行业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所需提供切实的政策保障环境。
4、配套公共服务不断加强。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融资、担保、信用、信息、培训、技术、咨询、创业、市场开拓等服务业务深入开展,为行业中小企业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行业联合会(协会)组织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为纺织中小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创造了便利条件。各类纺织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基地纺织城等专业市场和商贸基地充分涵盖了贸易区、商务区、博览区、资讯区、物流区五大功能主题区,为进驻商家打造一批集品牌展示、研发设计、提供商务办公、信息发布等公司营运于一体的展贸平台。采购商家在此类纺织城可以一站式解决设计、面料、定板、订货等问题,大大节省买卖双方的时间成本和交通物流等成本。有些纺织城引进行业组织、技术中心、设计机构等搭建行业平台,通过行业组织整合国内外商户、设计师与采购商资源,为中小企业创造丰富的业务渠道和合作机会。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不断进入行业中小企业服务领域,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二、纺织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资源环境等约束不断强化。初级产品和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面临上升压力,土地、能源、环境等制约因素增强。纺织中小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价值低端,产品附加值低,对上下游环节供应商和采购商沟通管理能力薄弱,消化成本能力差。很多处于印染环节的纺织中小企业资源利用率低,企业近些年虽取得技术进步包括清洁生产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设备改造和环境治理的压力依然很大。印染行业目前所处的平均利润率也已成为纺织行业中最低的一个行业。同时也或多或少影响到地方政府、金融、环保部门对纺织行业发展的支持态度。
2、要素成本攀升,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纺织中小企业面临用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生产生活成本等持续攀升的压力,传统“拼资源、拼价格、拼环境”的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很多纺织中小企业技术和管理落后,产品趋同,产业集群内及区域市场间同质化竞争和不公平竞争现象仍然广泛存在。后危机时代,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纺织行业创新驱动的倒逼机制将会加速形成,行业中小企业更应该积极主动迎接这一转变,通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以提升企业销售利润率和抵御市场激烈竞争风险挑战的能力。
3、纺织创新人才队伍普遍匮乏,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纺织行业涉及从产品设计、打样、制版、测试、生产、物流、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于一体多领域的长链条,在位于价值链上游的新型高档纤维开发和制造环节,由以技术密集著称的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掌控,主要产品为含尖端技术的高品质纤维和纱线产品,这些产品一般很难在发展中国家找到,因此成为发达国家垄断的纺织原料,也是他们谋取巨大利润的有力保障。在位于价值链中上游的面料制造环节,欧美国家凭借着这些高档的纺织原料和配套完整的纺纱、织造、染整等工艺技术及特殊专长,能在合理的产量的条件下生产出多样化的面料,在流行性、变化性、高质量、高附加值上占尽先机。而国内生产的面料,由于新纤维品种相对少、质量不稳定,缺少配套的高端纺纱、织造、染整加工技术,致使新纤维的垂直整合技术链无法形成,成为制约我国国产面料产品升级的主要障碍,导致很多高档面料—直依赖进口。由于我国纺织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迟缓,以及各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因素影响,始终困扰着行业中小企业,只能依靠低成本、低质量、高数量在市场中竞争,只能获取很低的利润。
三、如何提升行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纺织行业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于其中的“准入难、融资难、用地难、用工难、用电难”等因素,这是各个行业无论大中小企业都会或多或少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而要从根本上促使纺织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力提升行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靠修炼提升企业自身内功,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为此,各级政府和行业的中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着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研发创新。加快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仿真纤维、高技术纤维和生物质纤维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落实国家和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缓解资源和环境制约;促进纺织工业在纤维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品牌营销等方面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相结合,尤其突出产业用纺织品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型领域中的创新开发应用和服装、家纺产业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发展模式。推动落实研发投入加计扣除政策,鼓励行业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完善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提高创新型中小企业占行业中企业的比重。
2、加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力普及宣传知识产权知识,提高纺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开展专题培训,为纺织中小企业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开展专利辅导、专利代理、专利预警以及专利服务纺织中小企业活动,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纺织中小企业,提高行业中小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
3、积极建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在主要纺织产业集群、行业中小企业集聚园区和基地,重点支持建设面向行业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节能减排、再循环和安全生产等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加强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加快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4、加强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鼓励行业中小企业与纺织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进行联合创新。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的龙头型企业开放研发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服务资源,为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畅通产学研交流合作渠道,完善科技成果筛选和评估机制,促进科技与资本对接,通过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全过程的项目支持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创业咨询、科技咨询、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等服务,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的孵化功能。建立产学研联盟、合作基地,加快产业技术升级。
5、完善质量和标准管理工作。推动行业中小企业开展质量承诺活动,建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质量诚信自律水平。加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指导,为纺织服装中小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行业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6、加快推进纺织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纺织人才强国纲要,依托一批创新人才培训教育基地的建设,支持行业中小企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大力开展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培养学科带头人、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复合型后备人才。通过加大政府奖励和实行股权、期权、年薪制等多种方式,增强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核心骨干人才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