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商业目的,反而赢得商业价值。市场逻辑有时就这么怪,但你却不得不屈服。
2001年海尔创立16周年纪念那天,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奖励了8位集团基层的普通员工,他们获奖的原因是:漫画画得精彩。
10年后的一天,当飘着墨香的《海尔员工的画与话》集结出版,一件因纯粹好玩而开始的事情,有了修成正果的感觉。书的扉页上写道,这是海尔员工自发兴起、用漫画方式表达员工所理解的海尔理念的一种群众性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这种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曾被日本神户大学作为成功范例写入该校案例库。
同样是传统行业,漫画难道不是纺织服装企业的优势吗?管理无定式的今天,这一招模仿起来究竟是易是难?于是我们揣着好奇展开了这一次企业漫画征集之旅。
我们的邀约虽谈不上苛刻却是前所未有的新奇。出乎意料的是,无论大小企业基本上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可能是时间选得合适,在新年伊始呈现多少有点与众同乐的味道;也可能是方式比较诙谐吧,板着面孔说了一整年的管理,也该幽默一下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还不是全部原因。不少企业配合征集如此顺手,竟然是因为他们真的在企业中开展过类似的漫画征集,不过是把其中的优秀作品推荐到更大的平台而已。
当我们反过来询问企业,“管理漫画”是否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却没有收到只言片语的“大话”。或许他们也是如同海尔一样,不知不觉地开始,在朴素的行动中许下未来。
意义只好由记者来评说。漫画或插画,在现代生活中的威力来源于艺术与商业。“管理漫画”如何嬗变成“商业插画”,需要一番精心的策划。
商业插画是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文化产业。美国经济学家凯夫斯在《创意产业经济学》中提出了文化产品的纵向区别与横向区别:“文化产品在它们的特性、基调、风格上也都存在着不同,而这些都是独立于购买者对产品质量评估之外的。用经济术语来说,它们具有横向区别。当存在横向区别的产品以同样价格出售时,人们的偏爱程度是不同的。”
在国外大牌时装企业中,不只消费品本身被拿来创作成漫画,连主打设计师的个人形象也会成为漫画消遣的对象,当然最高境界还是企业核心理念的漫画形态输出。
从目前多数纺织服装企业“埋头作画”来看,管理漫画在企业内部承担交流语言的功能居多,如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员工准则等理念和价值观的宣贯。外部输出载体则集中在企业官网、企业报刊等传播程度相对较低的层面。
外界对管理漫画的冲击力众口一词,对它的商业价值却至今没有系统的评估,但是先做起来总是对的。从没有商业目的到赢得商业价值,海尔用了10年,我们会不会更短?
面对这些精彩的“画”,不忍再讲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