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这四个字放在宁波维科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雅莉今年的服装出口生意上显然并不合适。岁末将至,回头一看,胡雅莉发现自己的生意既无“春华”,亦无“秋实”,甚至原本一年中的重头戏圣诞季也变得索然无味。
进入2011年,2010年那种因为服装出口订单太多而找不到加工工厂的火热局面悄然消失,江苏汇鸿国际纺织服装部业务经理钱杨向本网表示,他从事服装外贸行业十几年从未经历过如此大的反差。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欧美需求减少,进口商处于消化库存状态,后来随着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明显,进口商库存卖空,于是到2010年5月出现了需求的井喷,欧美进口商不断地补充库存,加大来自中国的采购量。于是,中国服装生产商便纷纷招兵买马,看到有利可图,还开出了不少小工厂和家庭小作坊,尽管这其中许多人并不熟悉服装行业,导致2010年服装产能有20%~30%的扩张。彼时的服装出口一派繁荣景象,但这同时也为今年的萧条埋下了伏笔。
今年3月初的华交会(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多位服装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且变化无常,致使他们有单不敢接。自2010下半年起面纱价格便开始大涨,最高时涨到46000元一吨,进入2011年后,这种态势仍在延续。事实上,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与2010年服装出口的火热不无关系,下游需求的增多必然导致上游价格跟涨,而这其中又不乏上游供应商囤货等投机行为。
正是受困于这个因素,华交会时曾有一笔希望很大的40万美元服装订单摆在面前,胡雅莉没敢接,结果最后不了了之。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之后的情况是原材料棉纺价格不仅没有涨,反而下跌了15%至20%。今年6月开始,原材料价格便开始往下走,9月后开始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这让胡雅莉懊悔不已。第一纺织网主编汪前进向本报表示,今年上半年与胡雅莉有类似遭遇的服装企业不在少数,受困于不稳定的原材料价格,不少企业不敢接长单,甚至放弃了一些大单,那个阶段,不少订单转移到了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地区。
上半年有单不敢接,下半年则是无单可接。10月底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来临,此时,原材料价格已经下降并企稳,看起来这对服装出口企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但这时外部的需求已跌入冰点,下半年欧美经济在债务危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而中国的服装出口大部分依靠欧美传统市场,胡雅莉公司65%的出口份额便在欧美。“这次广交会看见的外商少,欧美面孔更是少之又少。”胡雅莉在今年的秋季广交会上告诉记者。毕竟,需求是出口量多少的决定因素。此外,上半年已转移到东南亚的订单也难以回来,胡雅莉称,广交会上客户询价时经常拿出东南亚国家给的价格作为谈判砝码,有时外商的报价会竟让中国企业根本无利可图。
之后,圣诞季很快到来,按照往年的经验,从10月开始到12月上旬本该是圣诞季的出货集中期。但第一纺织网主编汪前进告诉记者,今年这个时段出货并没有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与平常并无两样。胡雅莉也称,去年他们的圣诞订单40万件左右,但今年不到30万件,下降了约30%。海关统计则显示,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96.5亿美元,增长10.4%,其中纺织品出口74.5亿美元,增长18.4%,服装出口122亿美元,仅增长6%,增幅低于纺织品。
随着圣诞季的结束,2011年服装出口就行将在“一声叹息”中落下帷幕。
按照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至10月,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4%。纺织商会服装部主任胡敏向本报记者表示,她预计今年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增幅将在20%左右。这和商务部上月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中预计的2011年中国外贸增长20%左右相吻合。
虽然服装出口金额的增长看起来与整体外贸形势并无出入,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整个中国外贸行业亦或纺织类产品中,服装都更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它的利润点比不上机电产品,汇率等成本因素对它的影响更大;它的主要市场在欧美,但目前欧美经济并不景气。
在汪前进看来,今年服装出口增速是逐月下滑的,数据显示,服装出口金额增幅从7月的27.1%降至10月的6%。同时,今年服装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如此一算,服装出口数量基本是零增长。
“现在服装出口正处于抛物线的下端,还没到触底反弹的时候。”江苏汇鸿国际纺织服装部业务经理钱杨认为,明年上半年的形势仍不乐观,目前他们基本还没有落实明年春季的订单,而在往年,秋交会后第二年的订单便会陆续到来,多家接受本网记者采访的服装企业人士都遇到了类似情况。
纺织商会服装部主任胡敏认为,明年的形势还是要看外部需求,谁也说不准,但服装总归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不会有太大下滑。
“每一年都说难,但每一年也都这么多来了。”胡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