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却难掩思潮涌动。2011年10月20日,信泰集团重组。三名业内人士躲在一间办公室议论温州金融形势。
上一周,理财周报记者调查发现,对相关部门倡议的对企业金融支持,温州很多银行点头响应,却很少付诸行动。
一切价值判断,追根究底是这个经济怪圈所造成的。而值得关注的,是导致目前这种金融生态的最深层次的原因:金融体制改革。
温州银行逃过一劫
浦发兴业资金卷入较多
作为本地银行,温州银行算是幸运的。在这次民间借贷风波中,温州银行失去了很多机会,但也规避了很多风险。
维稳,是温州近来的大事。信泰重组,无疑是大事中关键的一步。“为此,政府的很多项目都停掉了。”一位温州金融圈人士说道。
2011年10月11日,相关部门为支持信泰重组,在温州召开了针对信泰集团担保企业鹿城新兴实业和泰恒光学的银企对接协调会,旨在解决因胡福林出走带来的相关担保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
“据说,信泰集团欠债20亿中,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差不多各占一半。”一位信泰员工透露道。
10月11日,温州金融办以及农行、工行、建行、深发展、招商、浦发、兴业七银行温州分行的相关负责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在这次借贷风波中,据说,浦发和兴业资金卷入稍微多些,温州银行则比较少。当然银行的审批和各种文件都是合法的,只是说有些银行的客户存在更大的兑付风险。”一位温州银行业人员透露道。
作为本地的银行,温州银行算是幸运的。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和温州银监局曾派驻大约20多人对温州银行信贷合规进行审查,审查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次民间借贷风波中,温州银行由此失去了很多机会,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规避了很多风险。
二元金融并列
没有哪个地方的金融比温州更加神奇了,这是个二元金融并列的典型区域。所谓的“二元”,是指金融正规机构和民间资本,两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今天的温州,民间资本处于主导地位。然而2008年以前的温州并非如此。
在温州的金融改革历史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先出现了城市信用社,1995年后逐渐形成了一个银行群体。
在这期间,有个关键事件。1994年,交行在温州成立支行。这是全国性银行第一次进入温州,由此引来了一个群雄逐鹿的年代。
1998年12月17日,温州市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由温州当地96家城信社整合而成的,主导者是温州市财政局和人民银行。城信社的改制,改变了温州的金融体系。
“温州是最早搞城市信用社的,以前温州的城信社虽然说是挂在某个国有大行下面,但其实上是私人所有。市政府把它强制并掉以后,就没有了。”上述银行业人员说道。
据记者了解,早在十年前,温州资本就曾尝试过去筹建银行,然而当时并未获批。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温州陆续组建多家农村合作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渐渐强大,民间金融相对处于弱势。该局势在2008年左右开始转变。
超越温州银行?
“温州银行走的是大多数城商行发展的道路,泰隆是一家草根银行,更加市场化一些。目前,泰隆的总资产即将达到500亿,马上就要超越温州银行了。”
与温州截然相反的是,台州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生态环境,这里有浙江泰隆、银泰和台州银行,三足鼎立。
在台州地区,并没有出现像温州一样疯狂的民间借贷,它有一家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银行——浙江泰隆银行。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成立于2006年,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1993年创立至今,泰隆董事长兼创始人王均率7人创业团队,凭借100万元注册资本,2间租房起步,带领泰隆银行发展为一家拥有3000多名员工、29家分支机构的银行。
“温州银行走的是大多数城商行的道路,城商行一般是国有股成分较高,受政府控制较多。泰隆是一家草根银行,更加市场化一些。目前,泰隆的总资产即将达到500亿,马上就要超越温州银行。”
“当时台州市政府也想过要让一些城信社合作,不过因为王均很强势。最后,台州市政府没有办法,只能狠下心来,让它们放手去搞。台州银行、银泰和泰隆都不是由多家城信社整合而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和政府决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