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凉爽了,棉价也下降了,服装价格却依旧“火”得不得了,动辄比去年高两三成甚至四五成。钱都让谁赚去了?在今天举行的2011中国(济南)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上,一位服装企业负责人直呼冤枉:“我们产品的出厂价上涨其实还不到10%,流通环节的问题太多了。”
去年一条388元,可以打折,今年相同面料的568元,还不打折。省城花园路一家商场里某国产品牌休闲裤的价格,一年间上涨了三成多。在省城泺源大街、泉城路、纬二路等处的商场,记者发现,今年秋装的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上涨。相关调查显示,今年秋季服装总体价格上涨在20%左右。
“各项成本都在提高,尤其是原材料和劳动力。现在棉纱线每吨售价在36000元到38000元,最高时曾达到46000元到48000元,价格是从两个月前才开始下降的。”元首集团董事长温增利介绍说,由于从内部消化成本上涨压力,他们集团产品的出厂价格平均上涨幅度不到10%,现在零售领域的价格上涨更多是在流通环节被推上去的,“商场进场费、管理费等等,做国内市场太难了”。
一边是对价格上涨十分敏感的消费者,一边是层层加价的流通环节,像元首集团这样的企业把市场更多放到了国外。今年前7个月,元首集团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同比增长46%,利润同比增长35%。“8月份形势还要好,利润可能要增长55%。”温增利说,中国纺织服装产量已经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二,做国际市场最大好处是不会有资金断档问题,只要出口的产品一到岸,对方就会把款项打过来,不像现在国内客户对款项一占用就是几个月。“对纺织服装企业来说,资金一断档就是灭亡。现在,国内经营形势好的纺织服装企业没有不做出口的,即使是做oem,就是这个原因。”温增利说。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峻表示,我国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跨国采购的首选之地,但目前国内企业只不过占据产业链中的加工制造这个环节。今年是山东确定的市场营销年,扩大内需又是当前一个紧要任务,如何处理国内、国际市场的关系是一个必须正视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