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下午,平均每5分钟内便有近10辆货车进出张槎村头平阳工业园装卸货,大门保安介绍,每天来询问招工及厂房出租信息的人也为数不少。但事实上,在这种繁荣景象的背后,“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三大拦路虎让张槎不少中小型针织企业不堪重负,而近来显现的融资难题更是让它们雪上加霜。
2008年金融风暴开始,针织行业的“好日子”便逐渐走到尽头,数年叠加的重负让不少中小型企业在零利润甚至亏本经营中挣扎徘徊,不少企业纷纷疾呼:这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时刻。
虽然佛山并未像东莞那般出现大企业倒闭的情况,但针织行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业内人士表示,若针织行业继续在高压的态势下发展,下半年不少中小型企业将面临生死关口。
旺季缺席的上半年
“今年是我所见过的针织行业最恶劣的一个年份。”张槎博迎针织厂的老板阿维毫不避讳地道出不少针织企业惨淡经营的现状。这家位于平阳工业园内的针织企业,目前仅有1/4的机器在运转,其余大部分的机器几乎处于停工状态。“我们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亏本经营了,7月份还没过完,不过也可以知道形势肯定没有好转。”
阿维的工厂从4月份起已陷入亏损的漩涡里,四五六这三个月平均每月亏损超过3万元。让阿维深感庆幸的是,工厂已于去年斥资更新了机器,今年停工的几乎都是旧机器,目前由新机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去年上半年8台机器的产值与今年16台机器的产值持平,但是支出却比去年超出一倍。”他坦言,如果仅靠这间厂的收入来支撑企业运转,肯定撑不下去。
针织行业的旺季一般发生在3月至5月间,企业此番出现亏损预示着“旺季不旺”的窘况。而在旺季亏损这件事情上,阿维的企业绝非独例,从平阳工业园每一栋楼共用的电费单上可以看到,附近的工厂也面临着同样困境。在针织行业传统旺季的数个月中,该工业园内各家工厂的用电量都不多。
此外,今年上半年“无旺季”不仅成为不少针织企业主心头的一块难除伤疤,也伤及每月拿着“计件工资”的制衣工人。
对于已经在针织服装行业工作了五六年的冯梅来说,她平时的最高工资能达到4000余元,但在今年五六月份,她却只能拿到1200元的保底工资。接不到订单,为了节缩经营成本减少亏损,张槎下塱一些针织服装企业甚至放了员工1到3个月假期。
不少企业认为,去年的“棉纱掌”给针织企业一记重创,并为今年开春棉价下跌、企业经营震荡埋下伏笔。而以目前的情况往回看,“旺季不旺”无疑也是给广大针织企业一个先兆:最困难的时刻即将到来。
利润触底仍需招工
佛山光大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明矿表示,在欧美等国家消费需求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光大服装今年业绩“逆市上扬”,订单情况比去年好。但毕竟大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他们拥有中小型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更为普遍的现状是,“减产”、“亏本经营”已成为不少针织行业中小型企业无可避免的事实。
“往年这个时候,我的工厂开工率达八成,如今只有四成,减产了一半。我公司在浙江的销售点也是惨淡经营,销售额跌了一半。”佛山市沃进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沃直言,大环境使然,如今银根收紧,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该公司尚能保持收支平衡已经是幸事。
融资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在市场萎缩一半的情况下,如果盲目地大规模扩展产能,融资又同时出现问题的话,则很容易让企业运转困难,甚至导致倒闭。陈伟沃表示,他的公司今年并没有大规模扩大产能,“资金链运转尚算正常,暂时仍在我可以掌控的范围内,但是如果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再恶化下去,我想也难以独善其身了。”陈伟沃说。
事实上,棉价坐“过山车”、“旺季不旺”背后对利润的压榨仍未能彻底击垮这些驰骋商海多年的针织企业。让张槎针织中小型企业主更为彷徨的是,在利润触底的情况下,仍然缺工。
在张槎村头公交站背后的一道墙上,招工与工厂转让的红色招贴尤为显眼。“全新进口电脑设备”、“房租电费便宜”等制衣厂转让信息与诱人的工厂招聘条件一同爬满暗黑的墙身,在这一片红黑斑驳的墙身上,企业的没落更替与发展的需求在这里交织碰撞。
平阳工业园某工厂的工人阿生告诉记者,他所处的这家工厂也有超过一半的机器停止运作,纵然需要工人看管的机器少了,但该工厂仍然人手不足。“机器运转的时候,一般是一个人看管1台机器,但厂里缺人,现在我们都是每人看管2台机器。”
下半年或成生死关口
在瓶颈不断增加的经营过程中,不少张槎针织企业依然在艰难维持经营,对于一些企业倒闭的情况,佛山市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吴浩亮认为,零星企业的倒闭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这种情况每年都会上演,在整个纺织行业内暂未出现“倒闭潮”。
“目前的形势下,企业经营比较困难这是肯定的,不少企业主也感到巨大的压力。”吴浩亮分析其中原因说,一是因为原材料前段时间价格暴涨,近期则拼命“掉价”,棉价波动太大导致部分企业挡不住。二是国家目前在宏观调控,企业在回笼资金上难度增大,资金周转困难程度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的流转。第三则是目前cpi涨幅较大,各方面的成本都在涨价,形成一个辅料涨价的高潮,辅料都在涨而且涨价幅度都不小,产品的成本优势逐步削弱。第四个原因则是,连续几年的用工荒难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
吴浩亮曾到部分已转移到粤西粤北的佛山纺织企业里考察,这些地方的营商环境也承载着同样的挑战,80后、90后就业观念的转变让针织行业这块昔日就业的热土,变成从业热情冷淡的荒地。
“最重要的是市场的问题,出口市场竞争激烈,针织企业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原来档次较低的产品受东南亚的影响大,订单都往越南、印度转移。纵然不少企业努力开发了一些新兴市场,但是流失的订单也很多。”吴浩亮称,如今行业的出口额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这主要依靠大中型企业苦苦支撑,但出口的总体情况仍然不太理想,欧美市场的萎缩是一个重要因素。
“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大、银根收紧、停工等影响,下半年针织企业经营情况可能将会更加艰难,届时会否出现倒闭潮则很难说了。”吴浩亮表示,在2008年金融风暴中,企业出口的损失主要靠内销来弥补,如今出口市场受阻,内销也遭遇不畅,内外销市场的双重压力成为针织企业肩上的重负。“接下来一部分中小型企业不得不面临生死关口,不排除将有一些企业陆续倒闭”。
关上“潘多拉盒子”须苦练内功
从2008年金融风暴开始,纺织行业就像一个被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不少企业多年以来的辛苦耕耘被一波又一波的挫折冰霜层层掩盖。
事实上,针织行业严冬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寒,张槎针织企业经历了去年的棉价上涨、今年三四月份的棉价下跌,到5月初开始的“旺季不旺”,再到6月份业内风传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或将下调5%的消息。事实证明,出口退税下调消息仅是“浮云”,但笔者梳理张槎针织行业的种种经历发现,成本、市场、汇率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如同悬在企业头上的利剑,也加速了严冬的到来。
种种信息及压力叠加的后果是,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型企业已到了捉襟见肘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接下来哪道关口将会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市场畅旺的时候,直至晚上各大工业园内仍然灯火通明,行业的不景气从各大工业园黑了一大半的厂房可窥见一斑。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企业“倒闭”的消息浓雾弥漫,东莞数家大型企业的倒闭把问题引向制造业的先天不足:民营企业“低、小、散”的发展模式。
事实也证明如此,笔者了解到,经营困难甚至亏本的企业多数是代工型的中小企业,有自己产品、品牌,有技术的企业,纵然同处于危难环境中,仍能坚守一隅。
“做强做精”才有出路,除了盼望政府能落实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外,中小企业自身也需树立要做百年老店的坚定信念,在行业严冬中稳住脚跟、灵活应变、苦练内功,等待下一轮市场时机的到来,来一次“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