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住宅或营业房的转让转租,市民一般会通过房屋中介所,买卖或租赁双方现场办理相关手续;而轻纺城营业房转让转租市场,则情况大不同,经营户见不到房东,租价基本由“小船户”确定,私下交易频繁,某些门面租价高得离谱。
记者近日从轻纺城建管委获悉,相关部门将通过政策、机制的创新,化堵为疏,规范“小船户”,从而进一步规范市场营业房转让转租行为,破解炒作营业房这一传统难题。
房东未曾谋面
营业房已转手十几次
前不久,纺城东升路市场商户王先生在北联市场的一张优先招商确权书,几经转手,最后落到北市场张先生手上,但此时的价格已由王先生当初抛售时的30万元,飙升到了180万元。“没见到过王先生——这种事情最怕中间有人反悔,法院处理起来麻烦就大了,中间涉及10多个人。”张先生说。
今年上半年,轻纺城营业房转让转租市场暗流涌动。先是港越路市场门面租金的节节攀高,接着是西市场营业房的频频过户,之后又传出北联市场拆迁商户的一个优先招商号子卖出天价……对此,轻纺城市场不少经营户跃跃越试,想在其中搏上一把。这令市场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头痛”不已:炒高了营业房价,加大了经营户商务成本,将使市场隆市困难重重。
“小船户”隆市有贡献
其作用难以取代
据轻纺城一市场商会负责人分析,市场上涉足营业房流转的,主要有三类人:一类是“小船户”,主要起中介作用,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偶尔自己也买下营业房再卖出;二类是市场商户,他们一边经商,一边将部分游资用于市场房产投资,有了市场房产后,既可用于收租,又可用于融资;三类则是鼓动“小船户”帮助物色买主的投资客,他们看准一个区域,放出相关信息,买进又卖出,见好就收。
这涉足营业房流转的三类人,都离不开“小船户”。“小船户”是人们对轻纺城市场里职业房产中介人的一种俗称,他们掌握着丰富的信息,对哪一处市场营业房适合经营什么样的产品,哪一家房东想要出租、哪家商户想要租房等情况一清二楚,其所有的牵线搭桥都在私下进行,就连买卖双方的合同书上,都难见他们的名字。
“轻纺城发展这么多年来,‘小船户’是有贡献的,市场隆市初期,他们挨家挨户去推销,加快了隆市。”一位自称参与过市场招商的“小船户”如是说。轻纺城一家市场业主单位的负责人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说,“小船户”对买卖双方的牵线搭桥工作因为和其切身利益相关,因此非常“敬业”,目前看来市场中还没有谁能取代“小船户”的作用。
是堵还是疏
创新思路解决老问题
前不久,轻纺城市场里出现恶意炒房的现象。与市场相关的一些部门负责人,对“小船户”的作用及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营业房流转展开探讨,提出了或堵或疏的多种不同观点。
相关部门负责人还在几个方面达成共识,认为“只要不涉及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正常的买卖行为,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纯属市场行为,无可厚非”;“‘小船户’牵线搭桥,是流动的轻纺城营业房中介人,对市场商户、市场业主及房东来说都不可或缺,他们的作用没人能取代”;“放开了,规范了,反而不神秘了,炒作的可能性反而少了”;“要使轻纺城市场营业房流转规范起来,就像其他住宅、营业房的流转一样公开进行就好了”;“市场营业房中介户应该由市场公司推荐,并由公司进行管理”。
对“小船户”及营业房流转,到底怎么规范,需进一步探讨。市场相关部门提出大胆设想:规范“小船户”身份,使之透明化,让他们成为持有“上岗证”的房产经纪人,且允许不同市场内设定相应数量的持证房产经纪人,对他们进行培训,使用统一的格式合同,杜绝无证进行中介,从而使市场营业房流转趋向正常,避免通过散布虚假信息进行恶意炒房等行为的发生。
“我们将于近期征集一些意见建议,对以前的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完善,欢迎市场里相关人士提出意见,共同做好市场营业房流转工作。”轻纺城建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