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原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动、国际市场不明朗等不利因素影响,外贸企业正面临着较为艰难的生存环境。许多企业通过提价解困,但提价幅度有限,仍遭遇利润困局。
外贸企业正面临着较为艰难的生存环境。近日了解到,受原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动、国际市场不明朗等不利因素影响,许多企业通过提价解困,但提价幅度较为有限,仍遭遇利润困局。为此,海关业务专家表示,企业应尽快通过技术改造、工业设计等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竞争力,从而拥有更多的议价权。
“现在物价上涨得厉害,见订单不见利润,简直快要做多亏多了。”沙溪一家服装厂的老板陆先生对记者表示。陆先生的工厂主要生产运动休闲服,从去年开始,棉花价格飙升,陆先生叫苦不迭,虽然增加了其他一些化纤材料的产品,但国外客户的订单仍然多集中于棉织品。“棉花价格上升,客户对提价表示理解,但提价的空间不大,我们顶多也就提高了3%,但这样做我们基本没利润了。”陆先生表示,现在短期的单较多,但都较小,为了生存也没办法。
广东依顿电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金先生表示,近几年物料上涨比较快,从2009年到2010年上涨了40%-50%,企业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加价,“但这也只能抵消部分成本,2009年,我们的净利率是15%,2010年为10%。”金先生表示,目前的经营环境将带来很多行业的洗牌,“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往往是扛得最久的企业。”不过,企业生存形势越来越严峻,也将加速行业洗牌的可能,金先生表示,一些国际客户更倾向于将订单交给规模较大的企业,对于像依顿这样的企业来说,订单的集中度反而提高了,有利于增加企业的规模效益。
中山海关业务专家表示,产品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不足仍然是外贸出口存在的普遍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生存环境不会有明显的改善,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或做内销,或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在与客户的议价中把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