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武汉服装业发展不足和政府、协会及企业的发展理念有很大的关系。政府支持产业发展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政策驱动没有进入产业环节中;行业协会吃的是“财政饭”,不能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企业还停留在模仿阶段,不能挖掘顾客的深层次需求。
3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2011)在北京开幕,武汉仅有一家服装企业参展。去年此时,武汉服装企业也仅有两家布展。
汉派服装为何难有起色?4月15日,刚从北京经青岛,青岛至厦门归来的毛立辉,作为中国潮流与时尚事件的推动者,经常穿梭于青岛、晋江、杭州等多个服装产业发达地区,是这些地区许多服装企业的发展顾问,对汉派服装的差距有着深刻的认识。
服装业是都市时尚型产业
一款高档西服动辄要上万元,利润超过一台计算机和一辆汽车,且一个家庭只会购买一台计算机和一辆汽车,而却会购买多套西服。
毛立辉认为,服装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它早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汗水经济的窠臼里脱离出来,成为都市时尚型产业和创意经济的代表。
但在武汉,服装业仍靠加工和制造挣钱,不能用设计和品牌去满足消费者的深层次需求。近年来,汉派服装一直在走下坡路。及至现在,谈起汉派服装,许多人都已经很陌生了。
尽管汉派服装如此落寞,但随着城市时代的来临,作为一项都市时尚型产业,武汉没有理由不重视这个行业的发展。毛立辉表示,即使现在,武汉发展该产业的优势仍然十分突出。
湖北潜江有十万裁缝活跃在全国,武汉服装院校培养了一大批服装设计人才,武汉是全国品牌竞争的市场制高点,湖北服装根据地市场庞大,辐射周围4亿人口。关键是,这些资源都没有利用、整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