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纺织  棉纱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服装定制  皮棉  不染色  生态  美棉  环保  盛泽  染费  丝路柯桥  中俄  卢比  缅甸  降税 

因何率先垂范——纺织设备产业创新联盟:为何率先扩容?

   日期:2018-12-12     浏览:1    评论:0    

在成立一年半后,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创新联盟(下文简称为“纺机创新联盟”)近日重返公众视野。

2月27日,新一代纺织设备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在北京举行成立暨签约仪式。

尽管行业创新联盟是几家钢丝圈龙头企业早在2009年初就在独自酝酿的业界联合举措,但考虑到方便行业协会指导管理、争取国家扶持等因素,钢丝圈行业创新联盟最终定名为新一代纺织设备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并被纳入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创新联盟今后工作的一部分。

原本并不在纺机创新联盟三大创新试点领域之内的钢丝圈行业率先成立行业技术创新联盟,虽然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味道,却并不妨碍其成为纺机创新联盟在创新模式及具体架构方面的探索者与拓路人。

从表面处理技术开始

在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的会议室内,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常州航月纺织机件有限公司、上海远东钢丝针布有限责任公司、无锡猫头鹰纺织器材有限公司、青岛丰衣纺织器材有限公司等五家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企业的老总,一边望着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衣晓红对国产钢丝圈和瑞士bracker “黑珍珠”钢丝圈对比及前期实验的ppt报告,一边认真地做着笔记。

衣晓红所在的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是新一代纺织设备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的成员之一,也是该联盟创新的技术核心。

在此前的几个月里,衣晓红和她的同事们对钢丝圈表面改性技术和新型表面涂层技术进行了初探性研究,这两项技术也正是国产钢丝圈与进口钢丝圈差距的关键所在。

钢丝圈虽然是环锭细纱机卷捻机构中最小的一个部件,但其质量及寿命对于成纱质量和棉纺企业的生产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钢丝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两种摩擦性磨损,一是与纲领之间的摩擦磨损,其解决途径是利用高耐磨涂层提高钢丝圈表面的耐磨性,二是与纱线之间的摩擦磨损,其解决途径则是改善钢丝圈的减摩性能。

在将国产钢丝圈与瑞士bracker“黑珍珠”钢丝圈的内外表面在2万倍电子显微镜下详细分析后,衣晓红发现,国产钢丝圈表面粗糙有缺陷,而瑞士bracker这款钢丝圈表面存在密集的纳米级黑色粒子。经进一步鉴定,这种表面含聚合物的自润滑涂层是ni-p和ptfe的复合膜(化学镀铁氟龙),而这种复合膜具有耐磨、耐蚀、摩擦系数小等功能。

目前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对t9合金钢表面的清洗和活化工艺,接下来,实验室将对钢丝圈表面的化学镀液初始配方进行改进,力求接近甚至达到国外先进钢丝圈的表面效果。

在新型表面处理技术上进行改善和创新,是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制定的三个创新任务之一,也是联盟企业与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最早开展合作的领域。

今后,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还将在钢丝圈新材料运用、钢丝圈生产专用设备两个领域陆续进行创新研究及实践,其终极目标则是让国产钢丝圈适应新型纤维及多种纤维生产,以及紧密纺、高速纺的要求,提升国产钢丝圈的寿命和适纺性。

小行业因何率先垂范

技术创新联盟为何会在钢丝圈行业率先成立?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钱锡麟认为首先这是钢丝圈行业发展需求迫切所致。

据钱锡麟介绍,钢丝圈是小行业,企业规模较小且比较分散,随着纺纱技术要求的提高,钢丝圈技术改造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国内企业在规模、科研及资金实力方面存在不足,重复研发效果差;另一方面,与钢筘、皮辊、皮圈等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的纺织器材相比,钢丝圈属于技术敏感的纺织器材,国外对我国实行完全的技术封锁,禁止技术转让,国内钢丝圈企业完全依靠自主研发,致使技术提升举步维艰。目前国内顶尖纺织企业有90%以上使用进口钢丝圈产品,这使得钢丝圈行业急于寻求改变和提升的心情较其他纺机领域更为迫切。

其次是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的会员企业相互团结,这不但是起初五家企业共同提议成立联盟的精神基础,也是今后联盟创新协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有这样一个细节:此次与瑞士bracker钢丝圈作对比的四款国产钢丝圈样品,全部来自上海远东钢丝针布有限责任公司。

远东公司副总经理潘增荣透露,这些样品是自己亲自优选的样本,包括远东公司最好的和最差的钢丝圈产品,其表面处理技术也各有不同,目的是为了提升样品对比的显著性以及研究的成功机率。

这样将不欲为人知的产品细节和技术机密自曝在业界同侪的面前,无疑是将联盟内企业视为合作伙伴远甚于竞争对手的最佳证明。

此外,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加入,也让企业们对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

“以前我们企业也曾投入几百万元寻求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但这些钱最终却都打了水漂。”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谈及之前产学研合作的不成功经历,颇显无奈。

而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颇具声望的同时,也用前期的研究成果向联盟企业展示了其顶尖的科研实力。清华大学摩擦学实验室与钢丝圈行业的此次合作被钱锡麟用“给力”来形容。

不过,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认为,联盟今后要有效成长,需要联盟内企业继续打破横向间的隔阂,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在未来遇到更多敏感问题时,严格按照联盟规程来运作。一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纺机各领域蓄势待发

虽然没有像钢丝圈行业一样成立技术创新联盟,但纺机创新联盟成立之初确定的“产业用纺织品制造设备”、“棉纺高速锭子”和“印染设备节能减排”三个创新领域的具体工作,去年至今同样在有条不紊地行进。

2010年9月13日,由新一代纺织设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及技术研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国家科技部高新司组织的可行性论证,这也是“产业用纺织品制造设备”领域最终选定的创新课题。

据介绍,“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及技术研发”项目重点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现代交通等高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和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装备的需求,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材料骨架制备技术,重点研究碳纤维多层织物织造工艺、结构、性能,碳纤维纺织工艺适应性及碳纤维织造低损伤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加工技术,突破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技术及装备、多层角联机织技术及装备和立体管状织造技术及装备,填补国内碳纤维织造加工装备的空白,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骨架的机械化、自动化与批量化生产。

对于该碳纤维项目的规划,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表示要用三年来完成。

“今年计划将碳纤维多层织造装备设计完成,开始试造工作,明年争取投入生产。”祝宪民介绍说,“除了军用领域,今年纺机创新联盟还计划将碳纤维研发向民用产品拓展。”

相较已步入规划日程的碳纤维领域,目前纺机创新联盟在印染节能减排以及棉纺高速锭子领域的工作去年还停留在对创新课题的确定和对项目合作的推进阶段。

“今年联盟将争取在这两个领域有实质性的突破。此外,今年纺机创新联盟还将争取与汉麻产业联盟、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等联盟或行业组织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上下游携手发展先进的纺机设备。”祝宪民说。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