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锦桥纺织网资讯总监、高级分析师魏林燕
□ 本报记者 王钺
进入2011年以后,棉花价格受供需及国际棉价上涨影响,继此前的大幅涨跌后又出现回升。截至3月7日,棉价指数升至31005元/吨。棉价为何剧烈变动,2011年棉价又将何去何从?
由锦桥纺织网主办的2011棉花形势研讨会就是在国内外棉花市场急剧动荡的情况下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为纺织企业全面了解国内外棉花市场形势,及时把握棉花市场变化提供有益的帮助。
为此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锦桥纺织网资讯总监、高级分析师魏林燕。
记者:本年度棉花大幅上涨与以前棉花上涨有区别吗?
魏林燕: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在需求量大幅增加、棉花产量停滞不前以及游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下,在2010/2011年度新棉上市之际,国际、国内棉花市场出现大幅波动。这是继1994/1995年度、2003/2004年度以来的第三个棉价巨幅变动的一年。与上述两个年度棉价走势相比,发生时段基本类似,不同的是2010/2011年度价格水平和涨跌幅度远远超过上述两个年度。
记者:目前我国棉花市场呈现怎样的趋势?
魏林燕:目前棉花市场仍较为复杂。从纺织企业经济运行、国家调控目标及目前的棉花价格水平,尤其是期棉价格水平来看,棉价面临下行压力。但从供需、收购成本等因素看,下行空间有限。
从原料成本看,低进高出的产品效益基本消失,高成本传导难度大。2010年纺纱企业普遍取得了较好效益,主要得益于低成本、高销售的产品效益,利润空间大,但下游企业接盘困难,效益并不理想。随着棉价的持续高位运行,今年纺织企业将全面面临高成本时期,利润空间大幅缩水,效益大幅增长将受到抑制。
从资金方面看,一方面高价原料增加了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纺织企业信贷困难。从央行近期连续五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三次调高利率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增加了企业信贷难度,企业将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
从劳动力资源看,纺织企业面临用工短缺和成本上升压力。由于纺织企业劳动强度高、待遇相对较低以及就业者观念等问题,纺织企业普遍遇到劳动力短缺和用工成本大幅上升等问题。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显示,有29.3%的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了20%以上,有83.8%的企业劳动力资源短缺。
从人民币汇率看,持续升值增加企业成本压力。自去年6月21日再次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由6.8275升至3月7日的6.5651,连创新高。人民币大幅升值,大大增加出口成本,降低了出口效益。据测算,2010年纺织服装出口仅汇率变化就损失近135亿元。
从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无论是棉纺企业还是产业链下游企业都不支持棉价上涨。
记者:目前国内市场有哪些因素支撑高棉价?
魏林燕:第一棉花收购成本较高。据统计,截至2月23日,2010/2011年度三级籽棉平均收购价11.02元/公斤,折皮棉成本平均为23900元/吨,分别比上年度上升62%和71.7%。但大多数籽棉是在12元/公斤以上价位收购的,三级籽棉最高13.96元/公斤,折皮棉达3万元/吨。因为收购成本高,棉价下跌空间有限。
二是棉花种植面积未有明显提高,下一年度仍将依赖于进口。据农业部农棉所调查预计,2011/2012年度全国棉花面积为7700多万亩,比上年度增长4.1%左右,按此比例推算,2011/2012年度产量最多在700万吨左右,至少30%以上依赖进口棉。供需关系仍是支撑高棉价的重要支点。
三是部分囤棉企业寄希望于后市,继续惜售。春节前,部分囤棉压力较大或者对后市看法动摇的棉花经营企业已售出部分皮棉,但部分坚定囤棉的棉花经营企业将会继续惜售,并在提价幅度上表现较为激进。
四是国际棉价居高不下,且高于国内棉价,对国内棉价有一定支撑。近一阶段虽然国际棉价一度出现较大幅度下调,但仍大大高于国内棉价。目前a指数折口岸价达3.6万~3.8万元/吨,m级外棉主港报价均超过200美分/磅,折口岸价也在3.6万元/吨以上。加上印度棉花出口政策多变,美国现有棉花资源减少,棉花进口量短期内增加难度大,供需矛盾尚难在短期内有明显改善,对国内棉价也形成一定支撑。
记者:那您认为今年棉花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势呢?
魏林燕:近半年来棉价在经历了暴涨、暴跌、整理回升等一系列走势后,形成了上下两难的趋势。综合历年资料及结合近期走势分析,近期棉价仍将在高位区,可能以区间振荡小幅向下整理为主。
从中长期看,5月份往往是棉花变盘的时间点,届时棉价走势有望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