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阿克苏  纺织  生态  染料  人民币  皮棉  服装定制  盛泽  卢比  美棉  降税  化纤  环保  服装  丝路柯桥  染费  缅甸  中俄  棉纱  不染色 

纺织产业:继续巩固平稳向好态势

   日期:2018-12-12     评论:0    

海宁经编园区企业生产车间。 张庆中 摄

核心提示

中经纺织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0年四季度,中经纺织、化纤、服装三个行业的景气指数都有所上升,多项指标继续向好,主要产品产量、销售收入增长较快,利润总额同比和环比增幅提高,销售利润率明显提高,现金回笼速度继续加快,亏损面继续下降,亏损额大幅减少。

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相关资料也表明,2010年,在克服了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纺织业的生产、销售、投资、利润都有了大幅增长,尤其是行业效益指标的增长较为突出。

1月16日,“中纺圆桌论坛2011年会”在北京举行。在这个纺织业界一年一度的重要会议上,纺织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们一起总结2010年,展望2011年发展前景。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在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纺织业经济运行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产业发展逐渐向好,企业利润率逐步提升,产值、产量及投资稳步回升,内销持续增长,市场消费信心逐渐增强,出口总额逐步回升。这为2011年行业的顺利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展望2011年,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进一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成为纺织业界的共识。

创新发展: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创新是转变纺织业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改造和提升纺织工业,提高行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新定位,适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不论是技术改造、品牌建设还是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理念已贯穿于纺织业的方方面面。

在化纤行业当中,创新发展的理念已带来明显效果。据了解,2010年化纤生产总量达到约3030万吨,在总量增加的基础上,化纤的产业集中度也得到进一步提升。“20万吨以上企业的数量达到35家,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50%,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国际化的化纤队伍。”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表示,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也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表现。此外,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行业在高新技术纤维领域也取得了突破,碳纤维、高强聚乙烯等纤维现在已基本上实现了国内的工业化生产。

提到行业的技术进步,端小平表示,化纤行业技术进步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大型聚酯等大型连续化的装置完全实现了国产化,量大面广地解决了化纤的装备问题,而且这些装备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其次,化纤的差别化率从2005年的31%提高到现在的43%,进步非常明显。再次,依靠新的技术、新的装备和新的控制手法,行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综合能耗在“十一五”期间下降了30%。

创新发展有着多种途径和实现方式。记者了解到,2010年,三阳纺织有限公司走了一条充分挖掘资源的道路,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挖掘生产潜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的最大产能,通过少量的投资,把低效资产和有潜力的资产挖掘出来,这样做,就会提高整个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民说。

此外,过去的一年中,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意识到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品牌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众多企业开始自觉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制定文化战略,实施文化工程,表现出更强的推行力度。“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集团抓住国内首家和我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签署高科技合作协议的契机,重点体现铜牛产品所体现的‘航空品质’,这也是我们这一个阶段对产品诠释和宣传的一个重点。”北京铜牛集团总经理张为民在中纺圆桌论坛上表示。不少打造品牌、建设品牌的行动表明,相关企业已从注重短期利益向重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体现了企业力求做强、做大、做久的发展愿望,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对管理的认识已由技术层面向制度、精神层面转变,开始关注文化管理。

完善体系:夯实行业创新的基础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不断健全机制完善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将成为纺织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过去的一年,我国纺织行业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攻关和成果产业化推广工作。其中,“汉麻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等10项成果获得全国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棉与多功能长丝复合纱的研发与产业化”等44项成果获得全国纺织科技进步二等奖,“经纬全开纤桃皮绒织物的开发与研究”等83项成果获得全国纺织科技进步三等奖。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将针对当前制约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攻克50项关键技术,推广110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一方面,从整体上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关键技术研发进展相对缓慢,新产品自主开发和设计能力仍有不足,应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健全。纺织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结合不紧的问题仍然存在。

在这样的形势下,进入2011年,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就显得极为关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上述问题,一方面要健全体制机制,在行业中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动力和支撑。要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尤其是要继续发挥产业联盟和创新平台的作用,为提高行业创新能力提供公共服务支撑,推进集成创新。

另一方面,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也显得尤为重要。整合产、学、研及行业公共服务体系等多方资源,加快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工程设计、管理等领军人才和骨干队伍,加强对在岗职工的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纺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行业创新能力、生产效率的提升。

同时,科研机构要开展基础研究,加强纤维材料加工、纺纱织造加工、印染加工、智能纺织品、服装家纺文化及纺织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为行业自主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及动力。

抓住内需:内外兼修开拓市场

当前国家明确提出要扩大内需,特别是要注重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如何有效地抓住内需市场,将成为今后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为纺织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市场机遇。”这是不少纺织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时共同的体会。而如何有效地研究国内市场、满足市场需求,也成为相关企业更加关注的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为145.6亿元,同比增长7.22%。零售量方面,2010年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共售出各类服装5362万件,同比增长5.19%。2010年11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为18.1亿元,同比增长7.32%。纺织业内专家指出,在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面临调整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市场的迅速崛起已开始成为纺织服装行业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服装消费每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同比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国内需求尤其是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业界认为,消费总量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已成为内销市场的两条主线,伴随着未来居民收入的继续增长,纺织服装消费也将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与此相适应,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纺织产业链条更加合理和均衡就成为行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加大对国内消费特点的研究,开发出针对国内市场、适应国人消费习惯的产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自主品牌建设的投入,也将成为行业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途径。 文/本报记者 暴媛媛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