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9时,山东省德州市银龙棉业集团副总经理刘贵州打开电脑,查看期货行情,棉花期货开盘跌停,他慌了。16日盘中还一度涨停呢!
期市剧烈波动影响到了现货市场。棉花现货3天跌了2700元/吨;皮棉价格最高冲到3.2万元/吨,现在回落到2.7万元/吨。不仅仅是棉花,前期疯涨的“糖高宗”“豆你玩”近期也明显回调。郑州白糖期货从11月10日的7521元/吨下跌到6287元/吨,现货市场糖价跌破7000元/吨关口。
同样在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措施,明确提出了确保市场供应等四大措施。
刘贵州认为,这对期货市场来说是个利空,因为参与炒作的人少了,价格要回落。“但现在还没到恐慌的时候,从长期看,需求旺盛,棉花价格会逐步稳定,肯定不会反弹到历史新高。2.5万元/吨可能是个支撑,现在只要有库存的,都亏损。”
业内人士认为,在维护棉花等农产品市场秩序的“组合拳”作用下,棉花等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扬的趋势将得到抑制,而之前大肆炒作棉花等农产品的投资者将面临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
抢购变“停购” 市场选择观望
棉价疯了。但,这如同浮云。11月10日成为棉花期货行情的一个重要“拐点”,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主力1105合约11月10日以来连续大跌,同时棉花现货市场价格快速下降。
之前,国内三级棉价由2010年初期的1.2万元/吨一度跃升至3.2万元/吨,上涨幅度达166%。业内人士判断,这一高度不仅突破了2003年的高点,也创出了自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疯狂的棉价,在棉纱、坯布、面料、服装制造等产业链条上引起了连锁反应。
抢棉战一时间在各地疯狂上演。山东的棉花加工能力比较强,但今年的种植面积下降。由于山东籽棉收购价比河北高出0.1-0.2元/斤,山东纺织企业跨省到河北“抢购棉花”。
期价暴跌后,情况正在起变化。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山东部分棉花产地了解到,目前棉花市场观望气氛浓厚,部分纺织企业已纷纷下调皮棉收购价格,甚至停止收购,籽棉和皮棉收购价格也出现下降。刘贵州介绍,德州、滨州等地籽棉价格已由7.2元/斤下降至约6元/斤。
山东德州丁庄乡棉农李阿姨并不知道什么叫期货,她只知道棉贩子已经好几天没来村里收棉花了,她家今年种了5亩地,亩产籽棉不足400公斤,较往年单产约下降了15%,但今年棉花价格一走高,她陆续卖了3次,价格分别为5.4元、5.8元、6.4元。后来棉花价格涨到7元,她后悔卖早了。
从事多年棉花收购的李春民证实,他已经有5天没去村里收棉花了,而之前一天要跑好几趟,价格一天比一天高,也收不到往年的一半。“从来没有像今年的行情,让人看不懂。”李春民说,“现在棉花价格回落了,等行情稳了再收购,现在越降价,棉农越不卖,他们的心理价位是7元到10元。”
棉花价格松动也让部分棉商陷入了“不敢收购”的境地。正因为诸多棉花贩子都抱有此想法,德州市银龙棉业集团下属的银鑫棉业有限公司也叫停了收购计划,工人全部放假,企业停止加工棉花。由疯狂抢购棉花,到停止收购棉花,这种转变似乎只在一夜之间。
棉价下跌让前期高价收棉的棉花加工企业压力增大。一加工企业老板说,前期以7.2元/斤收购的棉花,加工成皮棉后成本价约为3.1万元/吨,现在皮棉价格下跌到2.7万元/吨,如果按现在价格出售,肯定亏本。一些棉厂宁可观望也不会以过低的价格出售皮棉。
“买涨不买跌”,棉企收购趋于谨慎,目前已有中小棉纺企业选择停产或者减产。这一连锁反应也向下游的纺织、布料厂延伸。
中国华芳集团夏津纺织有限公司供应科科长廖云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几天来纱厂订货量明显减少,在对后市把握不准的情况下,连布料厂都选择了观望。
减产刺激涨价 供需缺口难解
在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德州分公司主任李洪军看来,此次棉价高位运行,主要原因还是供需失衡。
由于棉花播种面积的减少以及气候影响,棉花产量比去年有所降低,再加上新棉上市推迟也推高了棉花的价格。对于国际市场而言,棉花产量和库存都在下降;而印度作为较大的产棉国,控制棉花出口,减少了国际棉花的供给。“国储抛了100万吨棉花,仍不能有效对称需求。”李洪军说。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目前棉花产量大约600万吨,而市场需求在1000万吨。
德州市农业局棉花技术服务站站长庞金柱说:“农民种棉积极性不如种粮食。种粮有综合补贴120元/亩,还有托底收购价政策,而棉花只有15元/亩的良种补贴。”据介绍,今年山东等地棉花产量相对较低,春天冷空气一轮接一轮,降雨量少,导致棉花的播种时间推迟到了4月底,相比往年要晚8-10天。棉花在开花关键期,又持续20多天的阴雨天气,棉桃无法接受正常阳光照射而霉烂,直接导致籽棉单产下降。
农民更有一本种地经济账。山东德州丁庄乡农民杨大爷家里有10亩地,今年种了5亩小麦、5亩棉花。种一茬小麦一茬玉米,一亩地一年毛收入在2000元左右,还有各种补贴。即使按今年疯狂翻倍的棉花价格,种棉花的毛收入与种粮差不多,但种棉每亩肥料、农膜、农药、种子就要800-900元。劳动力开销也很多,摘棉花时,要雇工,一天60元,或者每斤1元。最忙的时候还雇不到人。如果从别人流转出来的土地种棉花,还要减去每亩地500元左右的流转费,如此一算,所剩无几。
杨大爷说:“即使是今年这个价格,大家种棉花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据我所知,村里明年要扩种棉花的还没有,估计种棉面积还要减少。”
庞金柱建议,棉花应像粮食、油料作物那样有托市保底价,能保障种棉收入,棉花种植面积才有可能增加。
流通环节大乱 “正规军”难敌“游击队”
而混乱的棉花收购格局加剧了市场供求紧张现象。一家正规棉花收购加工厂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对无证商贩抢购加工棉花非常恼火。
“在棉花市场放开后,市场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个体收购商开着三轮车在田间奔走,走村串巷。谁出价高,棉农就卖给谁。”该人士表示。一些商贩并不把棉花集中销售给有资质的棉花加工企业,而是在自己的非法小作坊里加工,或者卖给无证加工小企业,棉花不分等级混在一起加工出超水棉现象普遍。
山东一大型纺织厂负责人说,其实现在有很多无证加工的小企业,这些棉花加工厂规模都比较小,多数没有厂名,只能根据院子中堆放的物品和墙体广告判断出工厂的性质。一位知情人士说,这些没有资质的棉花加工厂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由于无证棉花加工企业的存在,并逃避了有关部门的监管和应缴纳的各种税收,其加工成本比具有棉花加工资格证的合法企业每吨要低300-500元,非法小加工企业在棉花收购和销售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从而出现了“正规军”打不过“游击队”的现象。
“我们一般不用当地棉花,宁愿选择新疆棉或进口棉,但至少需要等到12月才能到货。”上述纺织厂负责人说。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到,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棉花的行为。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加工企业负责人对此颇为欣慰,他们认为市场秩序的规范将减少资金投机的空间,有利于价格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