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本(2018)年度预算报告中列出6个获核准通过之经济特区(sezs),分别为夸祖鲁省之理查湾港(richards bay)及dube trade port、东开普省之东伦敦港(east london)及coega、西开普省之saldanha bay及自由省之maluti-a-phofung sez等,惟业者认为成立经济特区并非提振製造业发展之万灵丹,sezs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必须克服法制障碍,并与其他政策协调一致,及政府提供诱因等。
南非中大型製造业公司组成之manufacturing circle协会公布报告指出,南非在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流失将近40万个製造业工作,当时製造业对gdp贡献比重约为15%,惟至去(2017)年已降至13%以下。依据国际经验,以南非经济发展阶段而言,製造业对gdp贡献比重应该接近30%。在1980年代早期,南非製造业对gdp贡献之比重为24%。
经济特区旨在藉由政府提供不同于区外之特别奖励优惠及经贸法规,以增加贸易、投资及就业。经济特区提供区内投资厂商公司税税率15%、就业奖励、及加值税、关税与货物税减免等优惠。政府提供经济特区之诱因看似具有吸引力,惟经济特区係以「地点」(location)考量,政府并不希望企业移转既有营业活动至经济特区内,以减少企业税负。
财政部在2018年度预算报告中指出,政府将检讨法规,确保经济特区租税优惠不致造成本地厂商为减少租税负担,而移转营业活动进驻经济特区。南非租税专业人员协会(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tax professionals)理事长duane newman指出,企业为享受sezs租税减免优惠,其90%收入必须源自区内经济活动产生。倘超过10%收入係源自区外活动,恐丧失租税优惠资格。目前最大的法规缺陷应是关于与sezs关联厂商之交易,倘超过20%交易是源于sezs关联厂商之间,企业获得减免之租税优惠将被没收。由于现今全球供应链紧密整合,此规定造成sezs很难营运成功,企业不愿进驻经济特区。
manufacturing circle协会倡议在政府指定之经济特区以外设立「单点经济特区」(single-site sezs),南非许多地方基础设施良好,但已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n)之地区,例如vaal triangle地区即位于钢铁及石化两大产业价值链要点,因此建议sezs之优惠亦应延伸至该地区,俾活络其工业发展。许多企业皆已投入大量资金于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但却因为并非位于sezs内而无法享受优惠,政府必须协助这些工业地区升级。
newman理事长表示,政府亦应提供企业非「地点」(location)考量之租税优惠,对企业新的工业计画,或既有工业计画之扩大或升级提供租税诱因。世界银行两年前在衣索比亚举办之投资论坛曾指出,非洲大陆之经济特区迷失诸多基本要素,例如水、电供应及一站式投资谘询服务等,并且无法与国家发展计画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