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织厂产能远远低于40%的同时,对棉花产量的预测似乎令情况恶化。棉纺厂产能利用率下降主要因为两个原因--纱线销售业绩糟糕以及劳动力短缺。
一位行业内部人士称:“投资银行和交易商开始对价格进行预测,而纺织厂手持数量庞大的高价棉花。这对棉农和纺织行业来说都不是件好事情。”
印度南部城市哥印拜陀市纺织厂 Rajaratna Group of Mills 的总裁 J Thulasidharan 表示:“在印度,市场略微开始有使用人造纤维的倾向。因此,棉花消费量预计将减少。”但他表示全球棉花市场情况良好。
同时作为印度棉花联合会( Indian Cotton Federation ,简称 ICF )会长的 Thulasidharan 表示:“在当下这一节骨眼上,各个机构对棉花产量的预估算是个凶兆。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 CAB )过去六个月来一直没有召集会议。正常情况下该委员会在12月至5月期间至少会举行2-3次会议,借此评估作物情况。政府未能履行职责,这将影响农户和全行业。”
印度棉花协会( CAI )在4月报告中称,预计该国2018-19年度棉花产量将在3,150万包。这一数字远低于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 CAB )在2018年11月22日预测的3,610万包,以及印度纺织工业协会( CITI )在今年4月15日预测的3,430万包。
行业消息人士对 CAI 预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并强调需要停止一切臆测,并强制执行2017年4月26日由印度纺织部所下发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工企业和纺织品交易商)向纺织理事会办公室提交所有相关数据。
印度南部纺织厂协会( SIMA )秘书长 G Selvaraju 表示:“但通知下发两年后,仍是一纸空文。”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日印度棉花期初库存为471.2万包,而印度棉花协会( CAI )的预测则在280万包。
两方数据相差甚远,加之产量预估下滑,搅的市场迷迷糊糊。
“修改官方数据可能会引发市场的错误解读。 CAI 到底是怎么计算的期初库存?”
Selvaraju 表示,此类不确定性和恐慌令棉纺织厂选择进口。
Selvaraju 还说:“国际棉花价格颇具吸引力,纺织厂已签约进口约180万包棉花。进口增加将对明年的作物种植面积产生消极影响。而这还不是全部。(与国际价格相比)印度国内棉花价格较高,出口将下滑,而供应增加和消费下滑最终将导致库存积压。”
印度纺织工业协会( CITI )主席 Sanjay K Jain 安抚行业内利益相关人士不要惊慌,因为供应状况非常舒适。
“多亏了期初库存庞大,进口增加和出口下滑,产量缺口可以被填补。印度2018-19年度不再有棉花短缺的问题了。”他说。
印度棉花联合会的 Thulasidharan 强调急需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