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0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做了关于“中国棉纺织市场形势分析”的主题演讲,重点介绍了当前纺织企业遇到的形势及应对策略。
叶戬春指出,中国纺织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实现平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纺织行业规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03亿,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收入5%左右,棉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47亿元,占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6%。
当前全球看棉纺市场整体供需基本平衡,并不存在全球消费量明显下降的情况,但是行业确实面临严峻形势。主要是中美贸易新一轮谈判出现问题后,大家对后市信心不足。再加上货币和汇率等各方面的波动,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数据上来看,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纱产量是1914万吨,同比下降了0.08%。2018年棉纺用棉量755万吨,低于预期,2019年用棉量可能会继续下降。2018年纺织行业非棉纤维用量1252万吨,这几年中国化纤产能飞速发展,对棉花替代性作用非常明显。
今年3月份纺织受国家税费改革影响,市场出现小幅回暖,4月份也相对平稳,但5月10号中美11轮谈判贸易出现问题以后,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并延续到现在。据中国棉纺织协会的调研,当前市场情况如下:
第一是当前供需两头受压,产业面临严峻困难。棉花市场供大于求,出现连续跌停。下游的服装、面料及贸易商现在基本都是零库存,随用随买。供需两头的压力都集中传导到棉纺这块,企业经营信心严重受挫,产业链各个环节库存压力均比较大。
第二是行业资金链压力大,普遍开工率在下降,满负荷生产的企业较少。大企业订单还有,但也采取工人轮休、开机台减少等办法应对压力,中小企业则有部分停产。
第三是成品积压严重。目前功能性纱线和差异化产品订单依然不错,基本满负荷生产。这部分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客源相对稳定,但生产总量仅占纱线总量10%左右。生产常规产品目前销售策略以止损清库为主,库存目前非常高。
总的来说,市场悲观的情绪严重,因而行业内企业要重新为产品做定位,增强对细分市场的研究。为此叶戬春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当前宏观调控以稳定市场,提振行业信心为目标。中国纺织行业在相对公平环境下,在全球竞争当中依然有较强技术、管理、规模和产业链优势,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二是企业要稳定生产、稳定职工,同时要降低经营风险。
三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棉纺织企业海外投资应主动布局而不是环境倒逼。
四是要加强棉花、棉纺产业链的沟通交流,抱团取暖,共同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