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因为资本市场连续出现“供应链金融”暴雷事件,涉及数额最高达34亿人民币。一时间,纺织原料从业人员,尤其是业务口人员,已经到了谈“供应链金融”色变的地步。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资本市场中出现的几起“供应链金融”案件数目比较大,加上媒体的不断热炒,使得多数人认为“供应链金融”风险性极大;
2)纺织原料产业内,目前除PTA产业链与粘胶短纤产业链中,或多或少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其余多数产业链没有太多涉及该业务;
3)由于“供应链金融”在业内普及不多,且参与的公司一方面以原料生产企业为主,另一方面多以贸易公司形式存在,多数从业者对“供应链金融”认知不明确。了解纺织原料产业供应链金融的现状、风险对业内人士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业内正确对待“供应链金融”。
1 纺织原料产业的供应链金融现状
1.1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是指:从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出发,金融机构运用金融工具,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监管,将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整合,使运营过程中货币资金流动与商品货物流动趋于一致,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通俗说: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可把单一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以粘胶短纤产业供应链金融举例:即金融机构(大型贸易公司)围绕粘胶短纤工厂(产业链核心企业)与下游纱厂(下游中小企业)的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将整个行业内的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下降,并且将风险从不可控的状态整合成可控的状态,由此进行的一系列经营服务活动,即形成粘胶短纤产业供应链金融。
1.2
纺织原料产业现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目前来说,纺织原料产业中,已经形成供应链金融的产业有两大板块,一个是PTA产业链;另一个是粘胶短纤产业链。PTA产业链中,以PTA工厂(含期货与现货)为主体,附带涤纶长丝与短纤工厂以及下游纺纱织造工厂形成供应链金融模式,其中:PTA产业供应链金融属于“供应链融资”,粘胶短纤产业供应链金融属于“融资贸易”。具体表现为:PTA工厂与部分涤纶长丝工厂为核心企业;下游纺织织造工厂为中小型企业;中间穿插已经互联网化的物流、成熟的信息流为中转环节;最终以中国银行等大型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来源并进行风险评估,形成整个环节的供应链金融。粘胶短纤产业链主要以溶解浆、粘胶短纤工厂作为核心企业,其中因为溶解浆以进口为主,其供应链金融主要发生在该环节。粘胶短纤工厂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主要以下游纱厂为中小型企业,大型贸易商(含国有背景的贸易商)作为资金来源,辅以物流、信息流形成整个环节的供应链金融。
1.3
现行模式的操作方式
从实际操作看,2018~2019年PTA供应链金融因为有期货的参与,其价格波动性在某些时间点上较为明显,且2018年出现PTA1809合约因产品短缺和资金推动下的逼仓行情,一个半月的时间,PTA期货价格暴涨3500元/吨;其关键问题为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以及物流两个环节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所致。2019年PTA1909合约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暴涨暴跌,则有上市公司公布因PTA期权出现未根据合同约定追加足额资金或有效减仓以缩小风险敞口,最终造成被机构强行平仓,造成损失4600多万元。
而现货方面,在期货环节的搅动之下,下游涤纶长丝工厂因为原料的波动,多数工厂选择了停产或者限产的模式,以规避风险。涤纶长丝行业采取降低开工率的方式对抗风险,本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信息流环节中的不对称,以及涤纶长丝工厂的资金获取来源本身有限,最终只能选择这种方式来对抗预期风险。但一些长期经营较好的涤纶长丝工厂,则基本保持自己的开工率,这主要是因为长期经营较好的涤纶长丝工厂,在金融机构对其进行标的评估时,其信用积分表现良好,这类工厂被金融机构纳入PTA供应链金融环节后,有效规避了没有形成供应链金融前的一些不可控风险。
粘胶短纤产业供应链金融目前主要停留在贸易供应链金融水准,其本质属于“融资贸易”。其主要操作方式为:一些具备国有企业背景的贸易公司,作为整个供应链金融中的核心企业,解决粘胶短纤工厂需要“先款后货”,下游纺织厂因资金紧张没有能力多拿货的矛盾,最终大型贸易公司介入其中,作为中间环节,实现粘胶短纤厂与下游纺织厂以及中间商的多赢格局。
1.4
现行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从现行的PTA与粘胶短纤两种供应链金融模式看,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与“融资贸易”主要有以下3种明显的优点:
1)促进了行业内企业的优胜劣汰进程。在未有供应链金融模式之前,PTA以及粘胶短纤行业,在遇到周期景气度低迷的时候,不论是优质的生产企业还是基础较薄弱的生产企业,均会选择停产或者限产的模式以寻求景气低迷周期的平安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大型规模化企业在停产或者限产时的灵活度比规模较小的企业差,最终小企业反而能够生存较好,大企业却不堪重负的现象。但实施供应链金融后,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目前行业内规模较小的企业生存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窄,而规模化较大的企业生存空间则越来越大,且有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经济周期低迷阶段能够实现规模再扩张,弯道超车的格局。
2)优化了纺织原料产业供应链结构。在未有供应链金融模式时期,PTA产业链内,生产企业、贸易商、下游企业层次不齐,且结算方式,贸易方式多种多样,虽然PTA期货使得行业内的标准趋于统一,但是统一的标准下,各个企业的PTA质量仍存在一些差异。同样在粘胶短纤行业内,表现出高、中、低三个档次,且不能够有效地拉开价差,客户以及贸易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表面上可以选择的规格、品种、企业较多,但是选择多的情况下,也为客户带来效率、物流等方面的延误。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留下的PTA或者粘胶短纤工厂均为较为优质的企业标的,客户在选择的时候虽然可以选择的种类少了很多,但是,却提高了业务效率,加速了其商品周转速度。
3)激励产业链环节中的企业提升信用值。由于历史原因,纺织原料产业链中多数贸易,是靠企业主之间的多年业务而形成的信用体系,但这种信用体系,买卖双方均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有所保留。引进供应链金融模式后,首先是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对核心客户以及中小型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以决定是否将其纳入供应链金融体系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想加入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企业倍加珍惜自己的企业信用积累,客观上将业内多年维持的定性信用标准升级为定量信用标准,从而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拥有优点的同时,“供应链金融”与“融资贸易”也存在一些缺点:
1)限制了行业内一些小而精的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是核心客户与中小型企业,使得在原料行业内的有些小而精,走差别化之路的企业不能享受供应链金融服务,客观上制约了这类企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整个行业的研发能力。
2)压缩了市场上小型贸易商的生存空间。由于纺织原料产业内,中间流通环节是由多数小型贸易商进行服务的,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规模化的效应下,势必弱化中小型贸易商的生存空间。
2 纺织原料产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7月资本领域内的供应链金融几宗案例,因为涉及资金数额较大,引发了行业内对于带有供应链金融性质公司的不安;同时,也客观说明了目前的供应链金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可控的风险,且这种风险一旦失控放大后,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
思考纺织原料产业供应链业务,PTA风险在上文中已经提及较多,其风险主要来源于期货以及实际操作中物流、信息流的不对称。粘胶短纤产业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来源“融资贸易”演变成“融资性贸易”。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在于,当贸易企业资金链断裂,原本仅想出借信用获利的国企会成为债务最终支付人。此外,国企在贸易融资过程中承担通道与增信功能,虽然能解决一些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却让融资更贵,其中利益更可能流向个人,信用风险则由国企承担。供应链金融的自偿性必须确保背后存在真实的交易,真实交易背后的存货、应收账款、核心企业补足担保等是授信融资实现自偿的根本保证。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融资出现伪造交易合同,融资对应的应收账款存在各种问题,以及质押物权属不清、质量造假,甚至可能出现买卖双方虚构交易恶意骗取融资等情况。
故对于上述这些风险,业内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在将企业纳入供应链金融体系前,需要做好企业的信用评估以及风险方案的预备方案。
3 纺织原料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展望
通过对纺织原料现有领域的PTA、粘胶短纤两大产业供应链金融分析;参考当前其他领域中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可以知道纺织原料产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两大要素:
1)以现有的产业供应链为基础,重构产业供应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为产业网络体系,将企业有机融入到产业网络体系中,建立起共赢和共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否则在产业秩序和产业竞争力都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发展供应链金融,只会使其走样变形,误入歧途;
2)让金融回归理性,不要幻想在短期内获取暴利,而是要真正服务于产业活动,使金融发挥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以便使金融和产业双向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对纺织产业供应链金融的探索要遵循一条科学合理的道路,可以基于以下视角展开:
1)寻找创新手段解决纺织企业融资难问题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后,中小纺织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纺织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银行信贷仍然是中小纺织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但由于2017年后,纺织行业进入景气度低迷的阶段性周期中,这段时间纺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弱,也没有足够的抵押担保,银行为了降低自身风险,很少愿意为中小纺织企业融资,而是把重点放在国有企业或者行业内的一些大企业身上。为了突破两者之间的隔阂,寻找新的融资模式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创建供应链金融模式成为解决中小纺织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
2)建立有利于供应链金融的生态系统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赖于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度层面、产业层面和微观层面。在制度层面,供应链金融需要纺织协会等机构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在产业层面,我们要认识到供应链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的行为,还可以成立业内的纺织业发展基金,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再造纺织产业交易过程,以推动金融活动进行;在微观层面,供应链金融涉及各个参与者,包括产业参与者、信息化平台、综合风险管理者、资金流动性提供者等,只有这四者通过协调和整合,才能为供应链金融的开展提供稳定有序的保障。
3)高度关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7月以来的供应链金融案件,主要出现于泛供应链金融现象。由一些经营者以供应链金融的名义进行套利套汇,从而获得不法收益。这样的行为不仅没有对金融市场和产业经济产生正面作用,反而严重危害了经济的良性运行,造成供应链金融行业的混乱。因此,一定要认清产生投机性金融行为的环境因素,认识到这些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市场的宏观管理,保障供应链金融良性发展。同时,在已有的纺织原料供应链金融经营中,要防止“融资金融”演变成“融资性贸易”的现象。同时,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只有脱虚向实,稳扎稳打,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信用,而信用正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核心。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其出现具备一定的社会基础以及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基础。当然,因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目前才算是刚刚起步阶段,其运行模式多种多样。鉴于此,只有相关机构对供应链金融加强监控,首先建立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并且与征信系统对接,将一些不符合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公司排除在外;其次国家相关机构应该加速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相关法律出台,为供应链金融体系提供法律保障,并严惩相关违法行为;最后,作为纺织产业内的企业,应该结合自己企业的规模以及实际能力,有选择地介入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并且时时注重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