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受新冠肺炎影响服装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报告
中国服装协会产业部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深入,服装行业在经历着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疫情结束后产业全面恢复以及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近期,各个省份陆续开启了分期分批复工,服装产业在复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充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装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和企业复工遇到的困难,中国服装协会于2月19日-20日在会员企业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本次调研,累计收到294家企业和20家产业集群的有效问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全部反馈企业数量的83.4%,制造企业和品牌企业分别占63.3%和36.7%。从调研信息来看,服装企业复工面临着工人返岗受阻、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复工不同步、交通物流不畅、订单减少、防护资源缺乏等多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研信息汇总如下:
一、生产经营恢复情况
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68.4%企业目前已经逐步复工,其中5.4%的企业管理人员复工而工厂未复工,部分企业预计最迟3月初复工。其中,已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情况下用工人数的45.6%,企业反映若3月能复工,产能预计将恢复到正常的50%左右,4月份可以全面正常复工。另外,有31.6%的企业由于规避疫情风险、政府限制开工、等待复工审批、招工难等原因暂时未复工,疫情严重地区企业没有明确复工计划。
1、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复工比例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复工比例达87.2%,分别高于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21.8和52.5个百分点,有65.3%的小型企业暂未复工。
图1 不同 规模企业复工情况
2、从企业类型来看:品牌企业复工情况总体好于制造企业。有74.3%的品牌企业已经复工,复工比例高于制造企业9.4个百分点,部分企业仅管理层或采取网上办公的形式复工,生产车间暂未复工。同时,品牌企业纷纷加大线上零售力度,通过微信、社群营销等方式提升营业收入,抵消线下销售基本停滞带来的负面影响。
图2 不同 类型企业复工情况
3、从复工人数比例来看,有25.93%的企业复工人数占正常用工人数的70%以上,20%的企业复工人数占正常用工人数的50%-70%,37.04%的企业复工人数占正常用工人数的20%-50%,仅17.04%的企业复工人数比例低于20%。
其中,有48.7%和46.9%的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复工人数比例在50%以上,小型企业复工人数比例集中在20%-50%之间;有一半的制造企业复工人数比例超过50%,有59%的品牌企业复工人数比例在50%以内,而复工人数比例在70%以上的品牌企业占比高于制造企业3.6个百分点。
表1 服装企业复工人数比例情况
4、从产业集群复工情况来看,在参与调研的20家产业集群中,仅有一家市场型集群没有复工,其他19家集群均已逐步复工,但复工情况良莠各异,部分集群企业复工比例达60%-70%,大企业以及规模以上企业复工情况相对较好,也有集群仅少数企业复工,近9成企业没有复工。从复工人数比例来看,有62%的产业集群复工人数占正常生产人数的比例在25%-40%之间,仅3家产业集群的复工人员比例在60%以上。
图3 服装产业集群复工情况
二、企业复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防疫背景下,员工短缺是服装产业复工面临的首要难题。调查结果显示,有68.7%的调查企业反映用工短缺、工人返岗困难。
其次,产业链上下游供销不畅给服装企业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调查结果显示,29.9%和19.2%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工不同步和跨省跨地区交通物流通行障碍等因素造成原辅料供应不足、供应链阻断,20.6%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线下实体门店销售停滞、订单延期违约而导致的库存积压、流动资金紧张问题,供销不畅使企业面临运营周期延迟、生产成本高涨等经营困难,严重影响了服装企业的复工意愿和复工进度。
此外,订单不足、防护用品采购困难也是行业当前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19.2%的调查企业反映由于市场需求低迷、外商订单取消或减少订单数量等因素导致订单减少,后续订单在疫情防控、消毒检疫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订单向海外转移速度;16.8%的调查企业反映防疫用品采购困难导致复工延迟,特别是复工后疫情防控压力愈加凸显。
图4 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有关服装产业生产运营的建议和措施
首先,要坚定发展信心。此次疫情打乱了行业正常节奏和秩序的同时,也给予我们产业战略发展的巨大空间。疫情等重大事件往往是促成产业跃迁的重要原因。历此疫情这一役,生活方式、流行趋势、产业逻辑、商业逻辑以及组织管理、人才需求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行业企业要适应和顺应这一历史变革,从危机中寻找机会,实现产业的新一轮转型与发展。
其次,积极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序推动复工步伐。面对复工延迟、物流延缓和消费停滞等问题,企业当前当务之急就是做好恢复正常生产与经营的前期准备。积极通过现代通讯手段加强和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互通信息,求得共识,共同面对的同时,一方面要抓防控,积极多方筹备防疫物资,加强人体测温、公众区域消毒、通风等工作,切实做好疫情防护。另一方面,根据疫情进展和各地相关政策要求,快速修订企业工作计划,采取返厂复工管控有效措施,尤其是龙头企业和品牌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先加快关键环节和岗位的复工,带动产业链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再次,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行业公众形象。在疫情之下,行业面临着很大压力和困难,在抱团取暖、协同发展的同时,企业和品牌更要注重加强行业自律,站在行业健康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活动,规避一切恶性竞争事件的发生,为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和产业社会新形象做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务实创新谋发展,尤其要要借助和发挥互联网这一新技术的作用,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数字化战略,通过科技发展给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带动企业形态、市场业态、发展模式及产品结构等诸方面的全面升级,从而激发产业经济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