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各产业链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日前,《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企业了解到,聚酯产业链正经历着近几年来最冷的“寒冬”,复工难、物流不畅、库存积压、资金周转不便等困难,都在向企业不断“施压”;2月份,PTA产业整体库存一度积压高达百万吨,多数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不过,借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企业,相对比较乐观。
逸盛石化PTA销售中心副总经理徐际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疫情期间,运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基本都解决了销售端的难题,也有效化解了高库存的风险。“公司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卖出套期保值、加工费套保和套利等策略,有效解决了库存累积、成本上涨、基差波动等风险。”
物流不畅、库存积压、资金无法周转等因素,成了疫情期间聚酯产业无法回避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湖北省以外,2月中下旬企业生产才迎来拐点,即便如此,聚酯产业的开工率仍不足六成。
“疫情期间,受影响最严重的是物流,物流问题主要出在了‘人’的方面。”徐际恩告诉记者,虽然当前物流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全国道路通畅不存在运输难的问题,但复工可能还有一定影响。企业面临的困难在今年前两个月表现的比较明显,其中,库存累积也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据了解,由于传统春节属于聚酯产业的消费淡季,生产企业一般在春节期间备货,节后销售,但今年因为疫情因素影响,上游生产企业库存较高,尤其是在2月份。而下游端企业由于春节后没法复工,整个产业链买不到原材料,导致下游没有库存。同时,上下游产业端库存矛盾导致企业现金流短缺,资金问题最终也成了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
“一般情况下,PTA与聚酯工厂是连续生产的,企业停产一次就将产生几百万元的损失,因此,正常情况下都会保持负荷生产。”徐际恩介绍说,在疫情影响下,PTA企业销售虽受到了部分影响,但由于国内几家大型PTA生产厂家依托从炼油到聚酯生产上下游一体化配套优势,2月份PTA产业的开工率变化并不大,也正是由于这个因素,高库存累积情况在春节后表现的比较明显。
他说,根据2月份的检修降负情况来看,当月聚酯产业整体产量大概在360万吨左右,因此PTA供需累库压力剧增,单月累库扩大至100万吨附近,创了单月累库历史新高。
同时,徐际恩还表示,下游端也表现出很不乐观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是织造企业开工率低至冰点;二是织造企业采购积极性低;三是聚酯产品库存创历年新高;四是聚酯负荷创历年新低。此外,PTA社会库存也同步创出历史新高,PTA负荷跟随加工费波动较大,最终导致PTA成品价格下跌较大。
PTA产业链诸多企业对于此次疫情的发生,几乎是始料未及的,所面对不确定性压力较大,部分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制订了适合自身的经营策略来渡过难关。
有产业人士表示,聚酯产业链企业除在关注政策、产量调节、优化库存、降低运行成本和资金流转等方面管控风险外,还把目光转至期货市场,寻找多元化的解决方案。PTA企业、聚酯工厂、相关贸易商等利用期货套期保值,采用加工费保值、无风险套利等期货衍生品工具,解决了销售跌价、高库存等问题。
据了解,逸盛石化就是借助衍生品实现风险管理的企业之一。该公司通过制定多个套期保值方案,在消化库存、降低成本、锁定收益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于疫情和原油大跌的影响,公司提前在PTA期货上进行套期保值建立头寸。”徐际恩介绍说,首先是对商品价格的套期保值,公司择机在期货上建立相对应的空单,锁定PTA卖出价格,未来在点价交易卖货时,只需要根据市场合理的升贴水情况,即可完成交易,将绝对价格的波动风险变成基差的风险,大大降低了价格波动带来的库存贬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