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密:产业链条不完整,发展空间面临瓶颈
近期,高密市工信局通过发放调查表、实地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行业总体现状。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市最大的支柱产业,主要生产纱、坯布、床上用品、巾被、服装、印染坯布等产品。先后获得"山东省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中国家纺名城”等荣誉称号。行业拥有孚曰集团、银鹰化纤、大昌纺织、富源印染、真又美服装等一批龙头企业。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0%。
本次调硏共摸底企业464家,其中规上企业138家,分纺纱、织布类、巾被、床品等家居用品类、印染类、服装类、其他类等6个类別进行了调研分析。
调硏中发现,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二是昔遍缺乏高端专业人才。三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四是发展空间面临瓶颈。五是人工成本高,效率优势降低。
下步工作重点:一是加强运行监测,精准服务产业发展,二是坚定发展信心,引导企业危中寻机。三是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四是加强对外交流,推逬产业集群品牌建设。
建议相关部门: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减轻企业压力,二是突破产业链条瓶颈,补齐补强产业短板。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山东郓城:生产形势好转棉纱走货顺畅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菏泽监测站消息,5月底通过赴菏泽鄄城地区的几家纺织企业调研了解到,目前鄄城纺织市场的主要生产品正在由机织纱转向针织纱,以生产32S、40S针织纱为主,整体走货较为顺畅,开工率较前期上升,生产形势有所好转。
据了解,当地纺织企业加工每吨棉纱所需电力、工资、管理费用成本在6000元/吨左右,纱锭规模较高的企业,管理成本相对越低。目前针织纱40S价格在20500元/吨左右,较3-4月时期上涨200-300元/吨,主要销往福建或浙江市场。企业表示,目前原料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按当前销售情况来看,棉纱销售有利可图,在众多规模的纱线中,目前32S棉纱走货更为顺畅。当地多数企业原料库存水平在1.5个月左右。
某2万纱锭的纺企负责人介绍,尽管5月中旬由于经营不佳计划放假10日左右,但随着近期接到了外贸经销商的部分订单,已取消放假计划,正在加足马力促进生产。6月初该厂日销售棉纱约5吨,产品库存约130吨。
山东菏泽:纱厂对棉价上涨难以接受
6月初,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菏泽监测站信息员走访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几家纺织企业及一家大型染色厂,通过跟企业负责人沟通了解到,目前针织纱32S、40S走货较快,往年这2个月正是该规格棉纱销售旺季。
据了解,这几家纺织企业使用新疆棉为主,由于地产棉短绒率高,极个别企业也仅作为配棉使用。目前企业原料库存在半个月到1个月之间。走访纺织企业普遍认为,当前纺织市场行情刚有起色,棉纱销售价格已在成本线附近,若按当前12000元/吨左右棉价再加上升贴水、运费等,原料到厂价已在12500-13000元/吨。用棉成本提高,未传导至下游纱线价格,纺织企业普遍表示对于目前原料价格难以接受。
据了解,目前有意向采购棉花原料企业较少,多是先紧着已有库存生产,结合期货及棉纱市场行情后再做决定。某棉花贸易商介绍,由于当前郑棉价格上涨,近日点价撤单数量明显增加,下游客户转向现货采购一口价资源,等待期货价格下跌时再点价采购。
从一家大型染色厂负责人处了解到,该厂主营为客户加工棉花印染业务,多数是客户来料加工,少部分是直接销售染印好的皮棉,比例为6:4。由于疫情原因影响,该染色厂订单骤降,当前订单量较往年同期减少约50-60%。据了解,国内色纺产品出口比例占70%、内销仅占30%,虽国内市场有所好转,但国外市场启动仍需时间。
河南(一):纺企生产恢复正常棉价上涨有压力
6月8日,记者来到河南就棉纺企业原料采购、订单销售、库存等情况进行调研。
据河南纺织协会介绍,目前河南省棉纺产业呈现“纺纱规模大,服装规模小”的结构形式,其中纺织业占比65%、服装占比20%、纺机和化纤各占5%。春节过后,河南省棉纺企业复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复工前期,福建、江浙棉纱需求较大,企业订单增多。第二阶段随着国外疫情爆发,外贸订单大量取消,纺企销售由出口转内销,导致国内纱线生产受到压力,部分企业生产出现停顿。由于当地以出口纱线为主,存在滞后期,故国外服装订单取消对纱线销售影响较小。截至目前,河南省纺织企业已逐步恢复正常,未来需在内销方面加大拓展力度,以保证纱线生产正常运转。
针对当前棉花价格较往年偏低、纺企原料采购谨慎的情况,有关棉花人士认为,现阶段棉价上涨主要是其绝对价格偏低,出现了价格修复,但受到下游消费制约,棉价不存在继续大幅上涨基础,短期棉价或仍存在震荡回调风险。
河南(二):内销市场企稳出口订单受阻
6月9日,对河南省棉纺企业继续展开实地调研。据了解,当地纺织企业普梳纱销售已恢复正常,一些中低端纺纱企业订单大幅回升,而精梳纱受国外疫情影响较重,订单流失,销售受阻,从而造成一些精梳纱生产企业出现停摆、亏损等情况。
一家受访企业表示,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主要生产的32s和21s棉纱订单充足且无积压库存。5月份以来,内需市场基本稳定,内销订单量较3、4月份并无太大变化,主要是一些外贸出口订单大幅减少,疫情对于内销的纺织企业影响较小,下游产业主要问题还是外贸出口受阻。当前,棉花价格在12000元/吨,棉纱价格在19000元/吨,这个价格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基本没有利润。
江浙地区织造企业开机率及后续可能减产调研
5月底,有媒体做了一份关于织造企业开机率及后续可能减产措施的调研,共有近200家织造企业参与。
调研显示,有31%的织造企业在近阶段内织机满开,有16%的织造企业在现阶段开机率在7-9成,有27%的织造企业开机率在5-7成之间,而剩下26%的织造企业开机率不满五成。
而在接受调研的企业中,有69%的织造企业存在在六七月时降低开机率的打算。目前,织造企业实际订单缺乏,而染厂近期单量也未复苏。
经过调研后发现,如今染厂少的就开了一半,稍多一点的也就开了7-8成,并未处于繁忙状态,不会影响排单。
一位贸易商负责人说道。并且他们公司人员较多,企业生产成本也较高,而现在的营业额是很难保证正常的生产运营的,他们目前完全是在硬撑,至于还能撑多久,所有人都没什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