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7年全国掀起环保整治运动,纺织产业转移成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寻求突破发展的理性选择。在环保高压下,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涌进了大量的织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两年疯狂扩产的老板,如今过得如何了呢?
外围红利开始消退,成本其实并没有多低
这两年,将织机转移出去的老板开始有了一个共识:其实转移出去,成本并没有低多少!下面是一些转移到苏北、安徽、河南等地的布老板对成本方面的看法。
“房租便宜点,其他其实和本地差不多,但是算上运费,也没有多便宜。”——转移到江苏盐城地区
“和本地办厂的成本差不多了,房租是便宜点,人工也要8000以上了,环保也很严格。”——转移到南通地区
“跟本地比,其实贵在人工,其他房租、水电、都还好,环保今年由于疫情所以比之前好一点了。”——转移到安徽郎溪
“房租便宜,在120元/平,人工跟本地差不多,甚至更贵,因为我们是安排本地的管理工人过去指导生产的,水电费、税收现在基本全国统一了。”——转移到河南
如此看来,特别是人工方面,外围有些地区甚至已经超过了本地,虽然房租相对来说更便宜,但总体而言,成本优势并不明显,而转移出去的老板也是因为本地的指标严格,而中西部地区基本没有指标要求,因此,前两年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都是成百上千的上机器,这就为接下来几年坯布产能的井喷埋下了一颗雷。
百万米库存成常态,外围地区多数企业机器仅开一半
“今年情况真的不乐观,我们出口订单减少了很多,需求少了,机器开着也是在织库存,我们库存已经有5-600万米,再加上最近原料涨了,布价却没涨,等于用高价原料生产低价坯布,算下来其实是亏的,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将安徽郎溪的300台织机停掉一半,只开50%。周边的厂家开机率基本上也都在50%左右,好一点的在7-8成。”转移到安徽郎溪的一位布老板说道。
无独有偶,一位将织机转移到河南地区的布老板也透露道:“我们库存很多,有7、800万米,现在外地织机只开50%,坯布基本都是亏本卖的,还有一些高价原料生产的坯布都放着不卖,卖的话就得亏0.3-0.4元/米。”
除了安徽、河南,苏北、湖北、江西等地区也承接了大部分的织机,转移到外地的多数是喷水织机,织的也是最低端的布,像涤塔夫、春亚纺、尼丝纺等。这类坯布一台织机一天的产能就能达到200多米,而据不完全统计,苏北、江西、安徽、湖北等几个地方新增的织机相加,已经突破了20万台!可想而知外地的坯布产能有多大。
而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涤塔夫、春亚纺这类坯布就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到了今年4月份的时候,虽然传出涤塔夫、春亚纺可替代无纺布做防护服,涤塔夫、春亚纺的需求回升,但也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库存。因此,目前外地的坯布仍旧处于严重的供需失衡状态。
价格低、产量大的外地坯布对本地市场造成冲击
“外围织机的坯布价格更低,像苏北地区他们的210T涤塔夫可以做到1元以下,而我们自己生产按照现在的原料价格则要在1.2-1.3元/米左右。但是这些坯布品质不如本地的,一般生产涤塔夫、春亚纺这些低端产品,最终这些坯布很大部分也是流入本地市场,对本地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拥有300多台织机的崔总说道。
外围坯布大量流入本地市场,虽然品质不如本地的,但是这些坯布属于市场货,客户对品质要求并不高,再加上低价的诱惑,面料没什么大问题的前提下,肯定是会优先选择价格低的,受此影响,本地很多企业被迫加入价格战,深陷亏本深渊,越生产就越亏,可是机器停了,房租、机器折旧费、还有工人基本的生活费等等都是支出,布老板面临两难的选择。
上热下冷的环境下,接下去将会迎来二次减产、放假措施
如今原料跟月初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涨幅,但是布价却依旧不动,再加上外贸恢复不明显,内贸渐入淡季,导致订单缺失,连之前火热的涤塔夫、春亚纺、导电布等防疫订单都开始进入尾声了,面对这种情况,外围地区的布老板称,综合考量下来,接下去可能会再次减产,甚至全部停掉!
“如果原料跌,我们就买点继续生产,如果不跌,我们就可能会在月底放假。”上述那位开机率50%的布老板表示。“现在这情况,只能贱卖坯布回笼资金,但是我们也不愿意一直亏本,接下去可能还要减机器,300多台直接减到100多。”转移到河南地区的王总说道。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努力熬过这段日子,才有可能接到疫情之后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