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染费  降税  阿克苏  环保  化纤  美棉  缅甸  卢比  盛泽  服装  服装定制  不染色  皮棉  丝路柯桥  生态  中俄  染料  人民币 

浙江现代纺织产业链为何能经受住变局的考验

   日期:2020-09-08     来源:浙江日报    浏览:24    评论:0    

区域经济竞争,常常落在产业竞争上。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多次强调,要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日前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并赋予“极端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定位。

多年来,浙江借力块状经济,形成独特的“浙江制造”产业优势,70多个制造业集群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纺织,正是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链之一。它与生活息息相关,串起化纤、织造、印染、化工、纺织机械、服装等多个环节,牵引绍兴、嘉兴、宁波、杭州等地一批上下游企业,形成了一条较完整的纺织产业链。

当下,浙江的传统优势产业链现状如何?距离“打造全球标志性产业链”还有多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政府与市场如何发力?近日,记者以现代纺织产业链为观察点,到轻纺大市绍兴蹲点调研。这里遇到的问题、探索的方向,或许能带来思考。

变局中走出“阳线”

疫情冲击下,一条较完整、稳定的现代纺织产业链经受住了考验。

2020上半年,绍兴纺织产业走出不寻常的“阳线”,绍兴五大传统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达377.6亿元,同比增长2.9%,占比过半的纺织产业功不可没。其中,化纤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这与产业集群优势、稳定链条密切相关。”绍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产业链上游,柯桥、嵊州、上虞有全国知名的化纤、蚕丝、棉纱等原料生产企业;中游,柯桥蓝印时尚小镇,集聚108家印染企业,产能超过全国三分之一;下游,柯桥的面料、诸暨的袜业、嵊州的领带等产业集群,错位发展。近年来,绍兴还进一步明确布局,现代纺织产业以柯桥为中心、诸暨和嵊州联动发展。

而与绍兴“一步之隔”的嘉兴、杭州、宁波等地聚集化纤、织造、家纺服装等众多企业。各集群之间密切联动、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浙江现代纺织产业链的“中轴线”。

诸暨,大唐街道,拥有1万余家企业,年产270多亿双袜子,是全球袜业“心脏”之一。

拿着最新设计图在镇上转一圈,就能购入纱线,找到代工厂、物流商。原料运到,袜机启动,新品袜子第二天便能在网络店铺上线。若对原材料研发、产品检测等有新需求,还能到当地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大唐袜艺小镇,寻求高校、科研院所入驻专家的协助。

这是诸暨卡拉美拉公司生产部负责人熟悉的日常,也是当地紧密型协作生产方式的缩影。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供应链效率,上下游企业也因此获得较强的安全感。“有哪个环节断掉,哪种料缺了吗?”一路寻访,记者几乎都得到了否定回答。多位企业负责人认为,“纺织产业链比较安全”。

疫情冲击下,虽然订单受到一定影响,但稳定供货使得不少企业有能力逆势增长。今年上半年,卡拉美拉的销售超1亿元,同比增25%以上,吸引了一直倾向新科技领域的华睿投资向其投资5000万元。

未来产业的竞争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而后者正是由各个供应链组成的。在长期推动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看来,疫情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步发生,导致了很多企业在组织生产中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不协调或断供,各地都在重新思考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协调经济效率与经济安全之间的矛盾,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也从全球化采购逐步演变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更加注重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攻关,今后产业的竞争也将转向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现代纺织产业,不仅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还初步实现了以‘内生循环’带动外循环,并互相促进,成为我们打造万亿级产业的一个重要选择。”凌云说。

今年7月,绍兴现代纺织产业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试点示范,即为印证。

在市场竞争中,产业链的安全也正成为效率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砝码。疫情中,一些省外袜业企业因供应链受冲击来诸暨落户。产业链的稳定性,成为当地招商的优势。

竞争中强筋健骨

一条不断优化升级的产业链,让传统纺织走向现代化。

在柯桥、诸暨等地,面料、袜子这些平常不过的纺织品,正在发生“七十二变”。它们有时候被称为家居用品、家纺产品、保健用品,有时还会被称为“艺术品”。形形色色的功能型纺织品,正在重新定义纺织产品。

多年积累形成的这条产业链上,当市场需求受到冲击时,强大的产能就成为挥之不去的痛。在产能引发的竞争加剧后,差异化竞争成为新选择。

“从国际贸易摩擦冲击开始,产能过剩的压力就在整条产业链传导。”迎丰科技董事长傅双利说,尽管拥有全中国甚至全球最完备的原料配套、工序配套、市场配套,但仍未完全摆脱代加工模式,“产能在扩张,利润在变薄。”

瞄准运动型、环保型纺织面料,投入5000万元建研发、测试中心,投入12亿元造印染智慧工厂……这些大手笔正为迎丰科技创造价值:这两年,从罗马布到刺毛布,再到抗菌吸汗面料,经“迎丰”染整的产品正引领服装消费流行趋势。2019年,企业实现营收近10亿元,毛利率达11%以上。据了解,纺织企业利润水平一般仅几个百分点,常常与银行利率水平争高下,被形容为传统产业之痛。

危机犹如镜子,照出产业的长短板:产业链完备,并不意味着产业基础高级。

“每次风波冲击,有一批企业倒下,也有一批企业壮大,这是新陈代谢过程,也是强筋健骨过程。”绍兴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应对危机,绍兴提出“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形成5000亿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同时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纵向、横向的企业升级,引导现代化之路。

变局中,技术、品牌成为不少纺织企业迈向中高端的大招。

升级设备、改造工艺,在产业链上谋求更优位置。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内,旧厂房已不见踪影,一个投资1.5亿元的高支高密面料项目正在建造。产能与过去持平,但每米布染整的毛利率从5%上升为10%。目前,柯桥超过一半印染企业已“上马”改造提升项目,现有设备80%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高端要有品牌支撑,诸暨博忆纺织科技公司,与欧美品牌达成合作、布局全球市场,预计8年内销售规模能从3亿元增至100亿元……

迈向中高端,对企业而言,也意味着要在产业链上重新定位。“只能上差异化项目了”,有企业告诉我们,这是政府当前控产能的方式,但疑虑并未消除:“如果一般面料好卖,难道也只做差异化面料吗?”

记者调研中看到,面料这类易受制于前后端的工业中间体产品,正在试图夺回市场掌控力。有面料企业正在与国际品牌合作,试图引领潮流。不少主攻功能型面料的企业,也在组建新材料研发队伍、打造全新生产线。

其实,今天的纺织产业,已超越了人们对传统产业的印象,正在成为新兴产业培育的沃土,使产业链形态从线性的链条式向立体的网络式转变。凌云认为,这也正是纺织产业逐步迈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今年上半年,绍兴高端装备产业产值为1057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为1395亿元,而纺织装备、新材料正是重点领域。

创新中再造制高点

以世界舞台为支点,重构价值链。

“核心技术竟是在纺丝上!”对日本企业生产的一块布研究3个月后,绍兴东进纺织公司董事长陈明贤感慨。

主攻冲锋衣面料10余年、成为全球100多个品牌的供货商后,陈明贤自觉技术已不逊色,但在攻克染色、贴膜、织造等难关后,他的面料依旧只能做到形似。“要实现相同特性,需要无数次试验,但合作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无法满足需求。”陈明贤说,一根丝的背后,实质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程度不够、高端链接能力不足。

参差不齐的上下游企业能否共生共荣,也在影响产业链的竞争力走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动态平衡,也在此时此刻经受考验。

诸暨大唐,博忆公司负责人许栩光也在烦恼。尽管诸暨企业生产的全自动袜机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主要仍是平板机,缺少高端功能型袜机。“原料档次影响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据他观察,高端袜在全球市场份额很小,利润却占大部分,“打造全产业链只是个‘壳’,我们必须真正占领产业链制高点。”

这个制高点,是以世界舞台为支点的国际竞争制高点。陈明贤说:“应当让价值链和产业链融合得更密切些,展示更强大的价值增值能力。”

对照新的标杆,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不足、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不足,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龙头企业拉链、优势企业牵引、政企联动整合互补资源……一些围绕创新链和价值链布局产业链的新趋势,正同步产生。

记者观察到几家行业龙头动作频频。化纤领域,有实力的企业或入股石化、炼化项目,向产业链上游扩张,或收购中小企业进行技改,往产业链下游延伸,在柯桥,年产化纤120万吨、产能排名全球第7的天圣化纤果断出手,今年收购7家印染公司,提升了产业链聚合度。

织造领域,“博忆”与“东进”不约而同,一个准备从源头棉花种植做起,构建原材料功能性开发、原创设计、织造、品牌打造、销售与展示等于一体的小型产业链,一个布局合成纤维项目,打造“超级工厂”,在部分环节形成自循环链。

在不少企业家看来,只要能提升国际竞争力,就可视为强链优链的模式。陈明贤特别提起了几年前的事,当时绍兴印染行业与其他环节联系松散,常爆发质量问题,随后政府引导转变模式,鼓励赚加工费的染厂也做经销,这两年产品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对于这些小型产业链的构建,各地乐见其成,还通过空间布局重塑,构建现代纺织产业的生态圈。

柯桥,马鞍镇,蓝印时尚小镇。3.5平方公里土地上,已经集聚57个印染项目,2019年实现销售产值231亿元。眼下,随着绍兴新一轮纺织产业跨区集聚提升行动的开展,越城区34家印染企业组成的五大组团正在进行集中搬迁。水、电、汽(气)等配套项目,同步启动建设。

“除了印染,化工企业也在向上虞进行跨区域集聚。”据介绍,绍兴还将按“一个集群一个综合体”将高校、产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资源整合起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推动形成更大范围的分工合作体系。

市场风云变幻的当下,身处现代纺织产业链上的企业,创新早已成共识。产业现代化的窗口期已来,他们必须站上制高点,在变局中开新局。

绍兴的一家轻纺市场。

专访

别再用老眼光看待纺织产业

——专访浙江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

记者苏靖沈晶晶

国际市场波动、新冠疫情冲击下,浙江省多个传统产业经历了波动。作为浙江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产业,状态怎样?未来如何改造升级?记者就此专访多年来推动制造业发展及产业集群提升的浙江省经信厅一级巡视员凌云。

(一)现代化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记者:纺织品这样的日用消费品在不少人看来很普通,对产业未来趋势可能会有疑虑。您如何看待现代纺织产业?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它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凌云:今天我们不应再以旧观念来评判浙江省纺织产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关键环节外,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它还衍生了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纺织装备、化工助剂、添加剂、新型功能面料等关联产业。可以说,这已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传统纺织”了,更适合以“现代纺织”产业的视角来看,其未来发展的产业格局仍然值得产业界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

记者:浙江的袜子、领带等多个纺织产品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从产业角度看,未来的大市场在哪里?

凌云:现在浙江制造的纺织品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人们的服饰类产品。功能型、产业用面料,各种改性纤维层出不穷,这是纺织企业适应人们生活需求变化的成果,沿着这个路径,这些年来,浙江的企业在升华、产业链在升华、集群也在升华,走出了一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的转型升级之路,浙江的纺织及相关产业已经有了现代化产业集群的雏形。鉴于现代纺织产业的新趋势,以及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连的特征,我们认为它是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现实选择,也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择。

像纺织这类衣食住行类的日消品,有较稳定的市场,毕竟有人们的需求支撑。一个产业的市场,就在人们生活的需求里,但这种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循着变化适应需求,这是供给侧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未来产业竞争力的一种评价尺度。

(二)在双循环中形成竞争优势

记者:最近浙江省提出要打造全球标志性产业链,现代纺织产业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凌云:今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制造业断链断供的冲击前所未有,人们对产业链安全的认识更加深刻。为避免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断链断供风险问题,很多地方打造以自我为中心的区域产业集群,原先的国际大循环正在向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演变。

形成有生命力的双循环,发展现代化产业集群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产品要向功能型、体验型方向发展,加工技术要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目前纺织产业改造升级的突出短板在人才,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足,在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引导社会消费等方面仍有所欠缺,但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三)用好两只手闯出大市场

记者: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应如何协同发力?

凌云:有活力的产业不是靠人主观布局出来的,而是企业紧紧依靠技术进步,在不断竞争中优胜劣汰、有机更新出来的,包括产业上下游连接、配套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等。因此,从整体看,提升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必须激活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

但这不是说不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当市场失灵时,就需要有形之手出手了。比如在小微企业的培育、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配套公共研发平台建设、国际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企业也要认识到,政府是可以依靠的,但是最终还是要学会长大,自己去闯市场,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