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棉花到一件完整的衣服,需要经过哪些过程?珠海首家手工纺织传习馆已于近日正式开馆,选址于珠海唐家的百年祠堂,传统纺织技术与古镇文化相互交融,传习馆恍若一台时光机,将过去的珍贵瞬间平铺眼前。
珠海高新区投入370万元开展玉我唐公祠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工作,特别委托由中国著名设计师马可创建的无用品牌团队筹划创建了“无用手工纺织传习馆”,将唐家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融合、碰撞,保护、传承。“玉我唐公祠有着将近200年历史,在活化的过程中,如何将它过去的文化和承载的东西能够非常好地融合在一起,一开始构思的时候,就想到了我自己一直以来从事的服装和纺织事业。” 无用创始人设计师马可说。
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玉我唐公祠
走进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玉我唐公祠的“无用手工纺织传习馆”,棉麻丝毛,繀专机杼,纺织染整,一应俱全,从初始原料到工具工艺,再到裁剪缝製、刺绣染印,尽可领略完整的传统手工纺织製作流程;还可从清代岭南官员的常服,以及不同百姓的华服与便装中,一窥唐家乃至岭南地区百年的服饰变迁和民俗风貌。“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珠海唐家本地人的穿着服饰。”传习馆相关负责人说。
一件衣服从棉花到制作成衣服的过程
传统纺织工具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传习馆中的每一件展品,皆取材于自然,最终也能降解于自然;每一道工艺,均环保天然,不会给大自然造成任何污染。而在手工纺织过程中,更是处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传习馆中展示着原始的植物染料
无用创始人设计师马可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个传习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有温度和情感的手工纺织,看过这些漫长的过程便会明白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现在城市人更换服装的频率还是蛮高的,从这里面我感受到了一种很大的浪费,所以无用为什么一直坚守传统的手工方式来制作布料、衣服等纺织品,其实也是传递一种珍惜,不要被轻易抛弃,而是能够被珍重,陪伴我们整个生命。”马可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离不开过去前人的积累和我们生活的居住环境的熏陶,希望大家不要觉得传统就是很古老、很落后、很陈旧,其实传统里也蕴藏了非常多宝贵的东西。特别是作为中国人,也非常有必要去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包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层面。”
说起传习馆的命名,马可表示“传“代表传承,“习“代表学习实践,文化和历史是代代传承,当珠海市民去重温这些手做的纺织品时,也将找到人跟人之间的连接、情感之间的连接,以及文化的连接。“命名的过程很曲折,当时也想过叫什么博物馆、展览馆之类的,后来当传习馆这个念头跳出来的时候,我第一感觉就是它了。“
据介绍,无用手工纺织传习馆的开馆时间为周二至周日10:00至19:00(逢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年三十闭馆外,其余时间正常开放。
唐家湾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自唐朝设文顺乡以来,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珠海高新区近年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2015年以来,更立足主园区唐家湾镇,以构建珠海文化符号的格局,梳理传统文化资源,厘清传统文化基因,发现传统文化价值,2015年—2020年珠海高新区政府投资先后投入8000万元,修缮唐家三庙、望慈山房、唐家瑞芝祠、会同莫氏大宗祠、淇澳钟氏大宗祠等40处重要古建筑,建成唐家、会同、淇澳等9个村史馆,中秋对歌会等5个非遗传承基地和会同电影小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并实行常态化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