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棉花市场处在上下游价格传导不畅的僵局中,但是受海外环境的影响,棉花价格存在一定支撑。后期随着南半球棉花上市,国际供应端的矛盾面临一定缓解,但是仍需关注北半球新棉种植进度以及天气因素对扩种增产预期的影响。
相关机构报告尚未完全兑现印度棉花减产的事实。截至3月底,2021/2022年度,印度棉花累计上市446.56万吨,较去年同期水平555.49万吨降低19.61%,对比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上市进度,印度棉花上市量同比降幅有所收窄,这预示着印度新棉交售加工速度有所提高。不过,印度棉花协会表示,将近80%的新棉已经上市,同时预估2021/2022年度棉花产量将达到569.72万吨,较2020/2021年度仅减产5.06%。对照当前上市进度,预计印度棉花协会还将进一步下调印度棉花产量。
从美棉出口周报可以看出,高价的负反馈正在全球体现。截至3月31日,美国陆地棉净签约1.43万吨,环比下降3.88万吨,其中越南净签约0.89万吨,土耳其净签约0.54万吨,中国净签约-0.5万吨。同时,截至4月1日,美棉5月未点价销售合约环比下降22.5%,美棉7月未点价销售合约较上一周增加5%至54902手,为近几年同期水平高位。
在印棉减产预期兑现的压力下,我国棉花市场因自身基本面主导,跟随外盘弱势运行。截至4月7日,全国60家大中型棉花加工企业销售率仅为46.6%,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下降24.9个百分点。皮棉销售大幅放缓的背后,仍是轧花厂和纺企僵局的延续,前者面临亏损销售的被动局面,后者则因下游成本传导不畅、生产亏损导致开工率逐渐降低,皮棉采购意愿偏弱。不过,随着纺企原料库存进一步消耗,补库动力可能对棉花价格形成支撑。
去年收获季棉花价格上涨给予全球棉农充分的种植意愿,扩种增产的预期正在盘面升温。南半球棉花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可能迎来大幅增产,据美国农业部预估,澳大利亚在2021/2022年度将收获119.7万吨棉花,较上一年度增加96.23%,而巴西国家商品供应总局公布的报告再次调增本年度巴西棉花产量至282.43万吨,同比增加19.7%。
不过,棉花增产预期在北半球兑现的难度不断加大。虽然相关机构一度肯定北半球棉花生产大国印度、中国和美国的扩种预期,3月底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种植意向报告预估,2022/2023年度全美植棉面积将达到1223.4万英亩,较去年实际种植面积增长9.04%,但是需要等到第二季度过后才能上市及出口。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3月中上旬调研统计,2022年,我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增加1.8%至4398万亩,其中新疆意向种植面积增2.3%至3668.1万亩。另据印度棉花协会2月预测,下年度印度10个主要棉花生产州的棉花种植面积将扩大20%—25%。不过,近期受粮价上涨和天气因素的影响,今年印度植棉面积增长预期略有下调。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给全球农业生产增添了不确定性,可能阻碍棉花扩种增产预期。第一,乌克兰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国,受冲突影响,相关机构预估该国本年度谷物作物将减产55%,油料作物将减产38%。第二,能源价格大涨进一步引发欧美市场通胀压力,为缓解通胀压力,生物能源在粮食作物的消费占比可能出现提高,这将进一步刺激粮食作物价格,进而波及全球农户对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意向。第三,俄罗斯作为主要的钾肥出口国,受俄乌冲突影响,钾肥出口受限直接引发全球化肥价格大涨。
此外,相关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青海盐湖氯化钾出厂价为3500元/吨,同比上涨48.94%,尿素同比上涨34.43%,磷酸一铵同比上涨42.86%。作为经济作物的棉花,其生长过程中对化肥需求高于其他粮食作物,按照过往数据,化肥成本占棉花总生产成本的16%—20%。化肥价格上涨将进一步压缩棉农种植收益预期,从而抑制棉农的种植意向。
整体来看,短期受海外环境的影响,外盘仍有冲高可能,对国内市场形成支撑。一旦国际供应端矛盾缓解,外盘驱动将明显减弱,届时将限制郑棉上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