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度初期供给总体充裕
陈棉去库基本完成,政策性棉花接续供应。截至2023年8月底,2022/23年度全国棉花加工企业环节的棉花已基本销售完毕,与上年度181万吨高位的陈棉库存形成鲜明对比。为满足纺织厂用棉需求,7月底以来中央储备棉陆续轮出供应市场,2023年7月31日至9月14日,储备棉累计挂牌量44.81万吨,累计实际成交43.54万吨,成交率97.17%,成交均价17675元/吨,同期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8042元/吨。据中国棉花协会消息,75万吨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已下达给棉纺厂,新棉收购期间有关部门将根据形势继续销售储备棉,这将有助于棉市平稳运行。
新年度棉花零星上市,规模采摘预计后延。当前棉花处花铃生长后期,棉桃吐絮加快,部分地区开始零星采摘,规模采摘时间可能在10月上中旬。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8月底调查,近期全国天气状况基本正常,棉花长势良好,病虫害发生较轻,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长势好于去年,单产有望增长,新疆棉花长势也好于前期,预计新年度国内棉花产量为605万吨,较6月份预估上调13万吨。9月初中国棉花网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新疆机采棉开秤价在7.6-9元/公斤,近两周国内棉价回调使棉农对籽棉收购价预期略有下降。9月中旬以来全国气温有所下降,今年霜期时间是否正常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二)纺织生产旺季到来,需求小幅回暖
纺织消费略有回暖,纱布产销率上升。进入传统纺织生产旺季,下游纺织消费需求缓慢恢复,订单相对前期有所好转,企业生产积极性较高,原料棉花库存有所增加,但内外需订单总体不及预期。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截至2023年9月初,被抽样调查企业开机率为90.3%,环比上升3.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纱产销率为96.7%,环比提高6.6个百分点;布的产销率为101.6%,环比提高5.7个百分点。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28.3天,环比增加3.2天,同比减少2.1天。
纺织品服装内销小幅增长,出口降幅收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销售额982亿元,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2.1%。海关总署数据显示,8月受低基数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同比继续下滑,环比降幅缩窄。8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278.62亿美元,同比下降10.2%,降幅环比缩小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降幅分别6.3%、12.7%,环比分别收窄11个、6个百分点,停止连续两月降幅扩大趋势。
(三)2023年度中国棉花产销存预测
基于相关专题调查和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及市场状况的分析,本期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2022年度和2023年度中国棉花产销存预测如下:
2022年度中国棉花期初库存529万吨,产量671.9万吨,进口量140万吨,消费量770万吨,出口量调整为1.7万吨,期末库存调整为569万吨,库存消费比调整为73.73%。
2023年度中国棉花期初库存调整为569万吨,同比增长7.6%;产量605万吨,同比下降10.0%;进口量170万吨,同比增长21.4%;消费量780万吨,同比增长1.3%;出口量2万吨,同比增长17.6%;期末库存调整为562万吨,同比下降1.2%;库存消费比调整为71.86%,较上年下降1.87个百分点。
主要结论
进入纺织服装“金九银十”生产旺季,国内外市场均出现边际好转迹象,但与往年相比“成色”不足。纱棉价差维持低位,纺纱生产亏损较普遍,对棉花采购需求造成压力,在前期市场对消费回暖的较高预期下,贸易商囤货积极,纱线库存明显增加。另一方面,9月以来国内部分地区降雨降温,业内对棉桃吐絮及新棉单产的担忧有所升温,其他主产棉国干旱少雨状况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天气因素对供给端的扰动仍将持续。国庆节过后国内将迎来新棉的规模采摘高峰,棉农对新棉收购价预期普遍较高,随着机械化采摘的推广收购期大幅缩短,抢收之势恐难避免,而前年抢收亏损余悸及有关部门加强调控监管将会促使收购活动更加理性。在天气和抢收未被证伪的前提下,预计国内棉价在阶段性承压盘整后仍有偏强震荡的可能,需注意收获完成后的需求支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