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迎来订单回暖,部分大厂接单较好,织厂、贸易商开始节前备货,纱厂棉纱库存迅速去化转移,同时带动纱厂纺纱利润小幅回升,产业整体有所回暖,带动棉价回升至16000元/吨附近。目前较多机构对今年棉价上行较看好,判断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海外终端纺服库存拐点临近,存在补库预期,进而带动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需求增加;
二是新疆植棉面积有进一步降低预期。对此笔者认为今年可能存在一些不及预期因素,列举如下。
回顾美国纺织服装批发商环节库存走势,排除通胀对其数值影响后,其通常只在一个区间内小幅波动,只有在2020年5月开始大幅去化,直至2021年7月突破区间至历史低位,这段时间内同步发生的是美国M1货币同比增长持续处于300%以上的高位(正常年份值在10%以内),可以说当时政府直接发钱在短期迅速拉动消费,接下来刺激纺织服装批发商从2021年8月开始大幅补库至2022年11月高位,之后就是持续至今的主动去库阶段,目前已去化至接近正常水平,这一场长达3年半的始于美国刺激政策的库存周期基本结束。如今利率已较此前大幅补库期抬升明显,较高的资金成本将压制补库行为,同时未见美国出现同样的直接刺激政策,笔者认为我们对其纺服终端补库行为不应抱有太高期待。
国内棉纺需求在去年表现较好,首先是疫情后人们出行增多,文旅酒店业复苏直接拉动家纺需求,同时带动服装销售。其次是此前因进口利润倒挂,进口棉纱量锐减。在去年1月,2022/23年度棉纱累计进口量仅37万吨,同比低41万吨,这部分缺口需国内纺企生产弥补。目前棉纱进口利润及进口量均回归正常水平,这一部分缺口已不存在。再次是今年可能面临疫情后报复性消费退坡的风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已连续3个季度大幅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这反映居民在去年疫情后报复性消费的行为,对应着2022年2-4季度连续3个季度收入增速大幅超过消费支出增速的“攒钱”时期。数据上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2020年及2021年,其中2020年是收入增速高于支出增速的“攒钱”时期,2021年则是把钱拿出来消费的时期。这一现象可以在国内纺服零售额及棉花表需上得到验证。
对于新季的棉花生产,随着棉改粮政策推行,植棉面积下降不可避免,但降幅的多少需要观察。国家棉花检测系统在去年11月下旬开展全国范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结果为预计今年全国植棉面积同比下降2.4%,新疆植棉面积下降2.1%。去年6月实播面积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新疆植棉面积相对前年下降8%,当时如此大的降幅来自历史极低的棉粮比价,及种植期遭遇天气灾害,部分地块被迫改种其他生长期短的作物。
目前由于本轮棉价回升,棉粮比价相比去年高,预计今年不会发生植棉面积的大幅下降。单产方面,不可忽略去年产区遭遇罕见灾害而造成单产下降,今年再次遭遇如此恶劣天气的概率较低,预计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单产将有所回升。
新季生产端预计面积下降而单产提升,最终产量变化可能不大,今年影响棉价关键点仍在消费端。如上分析,海外补库周期可能不及目前市场预期,同时将可能遭遇国内疫情后报复性消费退坡影响,需求端或存在较大预期偏离,市场过于乐观将可能造成如去年般先涨后跌的行情,产业企业需注意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