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看理论的测产是怎么回事?
每个样点取0.01亩,实际取样点时以一个播幅为宜。先实测一个播幅距,计算出样点行长(m)=0.01亩(6.67平方)/一个播幅宽。即随机在棉田内量两张膜各带一个膜间距的宽度。一般为4.4-4.7米之间。如实测播幅距为4.56米(一般标准的播幅即为4.56米),面积为0.01亩,两膜行长为1.46米=6.67/4.56。调查两个膜行长为1.46米内(0.01亩)的株数、有效铃数、计算产量。
根据下面公式:
亩产籽棉(公斤/亩)=收获密度(株/亩)×平均单株成铃数(个/株)×单铃重(g)/(1000)×测产校正系数(90%)。
测产校正系数即为采棉机机收时浪费率在10%以上。
那到底很多时候,这测产500多公斤,那测产500公斤多甚至600多公斤,但实际收下来也就300多、400多的样子,甚至200多,为什么错了这么多呢?我的棉花产量都去哪了?
一、密度问题
很多棉田看着很漂亮,单株铃率很高,但是这样的棉田往往密度不大,选点如果不仔细,地不匀,数出的数据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和偏差,误差就会比较大。
二、熟期问题
早熟棉虽然增产潜力不大,但对抗近些年来的不利天气,是有一定优势的,正常吐絮的棉花与早衰或贪青晚熟的棉花,单铃重是完全不同的。
今年前期低温,棉花生长受到影响,虽然中期温度条件合适,看着棉桃还可以,但内在棉籽、纤维成熟、饱满度等是我们肉眼看不出来的。我们撇开土质、气候、水肥等因素的影响,早熟棉生长周期短,干物质积累集中,单铃重相对稳定。
三、脱叶剂喷施及天气影响
八月、九月虽然白天温度很好,但夜晚温度较低,达不到棉花夜间正常生长所需的温度,影响棉花对养分的吸收。
由于夜温较低,白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养分,棉株吸收利用率不高,很多棉铃养分积累不够。也就是说,从花铃期上单铃重达不到,看着有桃,铃重不够。
脱叶剂打得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棉花单铃重。今年9月中下旬天气异常,温度过高,脱叶剂及乙烯利吸收过快,让棉铃及叶片脱水过快,有些吐絮棉花早早就干了,这也是造成部分棉田减产的一大重要因素。
另一个极端就是停水过晚,棉花脱叶、吐絮都延后,有些二遍、三遍脱叶剂300多克,乙烯利也用上了,棉桃就是不开,这样的棉花即使吐絮也不是自然吐絮,棉纤维遭到破坏,铃重损失很大,自然影响产量。
此外从管理上来说,今年棉花前期除草剂药害的问题、缩节胺化控的问题、高温期水肥运用等问题都会偷走我们的棉花。如:今年封闭除草剂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危害棉花顶芽及上胚轴,棉苗迟育缓长;打顶前缩节胺使用不当造成蕾包头;高温期控水肥造成中部铃或顶桃大量脱落等。
四 采收浪费尤其机采浪费
1 损失率测试方法
在机采后的棉田随机选取两个膜,即一个播幅(一般一个播幅3.56米),用尺子测量出1.46米长(两个膜长),也就是1%亩地(6.667平方米)。人工手摘样点内的所有存留的棉花:主要是掉在地上的、棉株上挂着的和棉壳未采摘干净的棉花。采摘出来的棉花称重,乘以100就是一亩地的浪费的数量。
在样点内所有棉壳数出来,一般样点内有700-900个棉壳。得出的棉壳数乘以100就是亩铃数。再人工采摘100朵棉花,测算出单铃重,今年的单铃重据网友反映不高,一般在3.5-5.5克之间。亩铃数乘以单铃重就得亩单产情况。
用浪费的数量除以亩单产就是机采籽棉的损失率。
2 机采损失情况
要求机采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但今年部分棉田倒伏率高,机采损失率较高,部分地达到10%以上。
根据近些年棉花机采浪费情况测定来看,一般机采浪费率在8-10%,这个指标是较为干净的机采水平,但是采收的干净往往受到脱叶质量、棉花水分情况、采棉机的机型和机采棉驾驶人员的水平影响,如果机采采摘越干净,那么采出来的棉絮上杂质就越多,一般呈负相关。一般认为凯斯620、凯斯630、迪尔7660和CP690采棉机浪费少采摘质量也较好。
由于品种、气候和管理等问题,今年8月中下旬北疆部分棉田倒伏较为严重,部分棉田未做人工有效分行。棉花倒伏,依赖飞防喷施脱叶剂,这里不谈飞防脱叶效果,但机采时倒伏仍然存在,造成机采时,倒伏的棉花机采采头无法分行,采摘质量较较,浪费严重,一亩地籽棉损失达30公斤以上。
3 机采棉的采净率影响因素较多
1).机采品种:适合机采的品种,始果节要达20厘米以上,也就是吐絮棉铃离地高度要达到20厘米以上,抗倒伏,吐絮适中,棉花不夹壳也口松,植株韧性强。
2).田间管理:种植密度适合,稀植较密植采净率高。水肥运筹得当,棉朵大,小铃少的棉田,采净率高。棉花管理过矮、脱叶效果不好,影响机采的采净率。棉田不平、棉株倒伏和棉株过高都会影响机采的采净率。
3).采棉机:采收质量,采棉速度过快,采头过高,棉花过干或摘锭较松,这些也影响机采的采净率。
五 商家手法。某些商家不实宣传,人为的扩大宣传,进而在实际测产中采取的一些不良手法等等。很多仅仅拿着一株或者几株的桃子来说事,事实上一株两株的棉花肯定不能代表不了大面积的产量;还有就是拿着商家自己小面积的实验的种植来说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