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纱价格微幅上调,外纱价格下跌。上周,国内C32S普梳纯棉纱均价21103元/吨,较前周上涨38元/吨,涨幅0.2%;常规外纱均价21962元/吨,较前周下跌62元/吨,跌幅0.3%。常规外纱均价高于国产纱874元/吨,较前周收窄85元/吨。涤纶短纤价格7052元/吨,较前周上涨57元/吨。

国际市场消费边际改善,为棉价提供底部支撑。美国通胀高于预期,美联储货币宽松力度预计再降,市场普遍预测下次降息时间为12月。美国1月CPI环比上升0.5%,为2023年8月以来最大升幅;同比涨幅为3%,连续4个月反弹。
美国农业部对全球棉花产需调整符合预期,供需形势进一步宽松。美国农业部2月调增全球棉花产量22.1万吨至2622.8万吨,消费量小幅上调1.2万吨至2524.5万吨,供过于需98.3万吨。印度政府近期规划提高未来棉花单产,并计划将印度纺织品市场规模从目前的1760亿美元扩大到2030年的3500亿美元。虽近期多空因素交织,但利多因素偏强,支撑国际棉价上行。后期需着重关注东南亚出口市场及终端消费的改善状况。
下游市场旺季临近,国内棉价谨慎乐观。13日央行发布报告重申货币政策取向“适度宽松”的同时,提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短期降准降息紧迫性或下降。
元宵节后棉花、纺织市场运行趋于正常,棉花、棉纱挂单报价积极性较高,但现货市场成交活跃度有限,预计原料备货将略有后延。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2月13日当周全国销售皮棉16.6万吨,较前周减少5万吨;累计销售皮棉287.8万吨,同比增加59.3万吨。受国内多项提振消费举措的刺激下,纺织厂对“金三银四”抱有较高期望,春节后部分企业也试探性小幅调高棉纱报价。总体看,近2个月以来国内棉价震荡爬升形态或将延续,但考虑到本年度多数轧花厂未进行套保,郑棉进一步上涨可能面临套保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