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棉意向植棉面积大幅下降以及美国天气引发市场对供应担忧的两重利多因素支撑ICE期棉价格。
根据美国国家棉花总会上发布的消息,2025年美国意向植棉面积为956万英亩,同比减少14.5%。
截至2月11日,美棉主产区的干旱程度和覆盖率指数为128,同比上升73,环比上升10;得州的干旱程度和覆盖率指数为166,同比上升96,环比上升7。美国主产区干旱指数持续上行。

国内方面,市场对金三银四需求旺季有一定的预期,随着下游开工负荷的上升及供给压力的下降,郑棉近日偏强,预计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不过上方压力依然较重,继续关注下游需求及新棉预期。
据中国棉花公证检验网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2024年棉花年度全国累计检验共640.35万吨,占美农预测产量的95%左右。国内棉花上市进度亦接近尾声。同时,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国内棉花商业库存虽然处于近年同期最高位,但与1月中旬相比略有下降。
据青岛、张家港等地部分棉花贸易企业反馈,受中国春节假期影响,再加上2月中旬以来ICE棉花期货各合约震荡反弹及业内普遍判断2025年棉花进口配额依旧非常紧张、企业采购美金资源表现谨慎等因素影响(已清关人民币资源出货要稍好于保税棉、即期棉),近期中国各主港棉花库存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青岛港部分位置比较好、出货库方便、仓储费相对合理的仓库库存压力增加比较明显。
几家国际棉商、大型贸易企业调查、估测,截止2月15日,中国各主港保税+非保税棉花库存总量或已达到52-53万吨,其中青岛港增长比较大,巴西棉及2024/25年度美棉、巴基斯坦手摘棉、阿根廷机采棉等到港/入库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