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经由加拿大与墨西哥入境的800美金以下小包裹取消关税豁免。这不免让市场担忧随着美国海关处理能力增强,未来将重新取消对中国的小包裹免税政策,届时将对我国纺服出口有较大打击。
2月27日特朗普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再额外加征10%关税。生效日期为3月4日。此外,特朗普还决定从4月2日起实施“对等关税”,届时美国将提高关税税率,以与其他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率保持一致。
作为反制,我国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原产于美国的棉花加征15%的关税。在未加征关税前,我国棉花进口在配额管理制度下,实行1%定额关税及滑准税政策。对美棉加征15%关税后,即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再加征15%。无论是在1%定额关税基础上,还是在滑准税基础上,最终的进口关税都有了明显上调。该政策会进一步减少我国对美棉的依赖。

截至3月13日当周,本年度中国累计签约进口美棉仅15.86万吨,去年同期为91.06万吨,中国采购量的大幅萎缩是本年度美棉出口疲软的核心因素。
美国对我国商品关税的增加导致我国出口订单减少,而且美国由于关税政策的不稳定性,导致下游不轻易下单。
据中国棉纺织信息网数据,1-2月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12.206亿美元,累计同比下降2%,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16.636亿美元,累计同比下降6.9%。合计出口428.842亿美元,累计同比下降4.53%。
4月初若美国全面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不利于全球经济以及棉花下游消费,利空仍笼罩市场。
通常元宵节至清明节是“金三银四”接收订单的主要时期,今年年初纱厂和织厂开机率处于历年同期低位。市场近两月有一定程度好转,纺纱厂及织布厂开机率持续走高,不过仍未达到往年旺季应有的水平。企业订单量较之前有好转,但与旺季的正常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成本压力大,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纺企新订单整体表现一般,长期订单有限,多表现短平快。部分纱厂降价促销,影响内地纱成交价格,下游多按需采购,采购建仓都表现谨慎,市场信心不强。
综上所述,棉花自身面临供应端向下驱动力递减,而向上又面临关税贸易壁垒、需求旺季不旺、轧花厂大量未点价的套保压力制约。市场缺乏足以打破僵局的驱动因素。在供应充裕及上方套保压力下,若下游订单回暖持续性不足或4月初美再次加征进口关税,棉价可能再次回落,下探去年12月阶段低点。
3月底USDA美棉种植意向报告即将公布,若超预期大幅下调种植面积,可能会带来美棉的继续反弹,从而对郑棉形成提振。
此外,产区天气若出现扰动,也可能带来利多题材的炒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整数关口上方有套保压力,反弹高度预计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