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对等关税”事件继续发酵,但在中国强硬反击以及美债收益率上升等的多重压力下,特朗普口风有所松动,市场情绪有所缓和,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并未消失,棉纺下游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短期来看我国棉花加工已基本结束,迎来纯消费季,商业库存数据维持高位,但因部分库存成本较高,货主出售意愿较低,实际能够流通库存有限,且关税带来的进口棉数量可能进一步降低,短期供应端的压力进一步减弱,因此虽然需求端的问题固然凸显,但短期来看,在未出现新的突发风险事件前提下,下方空间或已经不大,近期现货销售基差上调明显。

另外,若目光看得更远,不可忽视的是产量预期增加结合需求的不振,中长期的压力依然如灰犀牛般缓步走来,因此随着新棉种植的开启,后续天气的影响越发关键,若北半球天气在棉花生长期风调雨顺,不排除棉价未来继续下探的可能,棉价驱动向北半球新棉种植转移。
USDA数据,截止4月13日,美棉15个棉花主要种植州棉花种植率为5%;去年同期水平为5%,较去年持平。
BCO数据,截至2025年4月14日,新疆棉花整体播种进度约62.3%,播种高峰已然开启。
上周郑棉期货震荡为主,主力合约CF2509合约呈现窄幅震荡格局,周五盘中最低触及12835元/吨,最高12915元/吨,最终收于12885元/吨,较前一日微涨10元。全周价格波动幅度较小,市场多空双方力量均衡,缺乏明确方向。
随着气温回升,新疆主产区春播进度加快,市场对新年度棉花供应预期较为稳定,种植面积若保持正常,可能进一步强化远期供应宽松的预期。
当前市场现货库存充裕,但下游采购意愿低迷,成交清淡导致现货价格承压。贸易商或轧花厂可能面临库存消化压力,进一步抑制价格反弹空间。
产棉国竞争分化:
1. 澳大利亚棉:低等级棉需求激增
南亚市场主导:印度、孟加拉等国对低等级澳棉(1级及以下,长度1-3/16及以上)需求旺盛,棉商报价基差(SI与SLI价差)约350点,成交灵活性强。
对华出口占主导:截至2月,澳棉累计出口512万包(约116.5万吨),中国仍为最大买家,占比超60%。
2. 巴西棉:即期销售放缓,新陈棉价差拉大
陈棉库存见底:棉农陈棉已基本售罄,当前陈棉与新棉价差扩大至150点,4-6月装期的新棉报价较澳棉低,吸引部分纱厂锁定远期订单。
出口势头强劲:3月巴西棉花出口24.1万吨,2023/24年度累计出口量达216.3万吨,同比增12%。
3.美棉地位稳固:
尽管关税风险悬顶,但美棉因品质及稳定供应仍受长协客户青睐,短期需求未显著萎缩。
当前全球棉花市场在关税阴影下仍显韧性,供需基本面和贸易流动态势主导短期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