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棉纱贸易商、织布厂反馈,虽ICE主力合约站稳70美分/磅、挑战73美分/磅,巴基斯坦、印度国内棉价连续上调,国产棉纱期现价格高位企稳,纱厂和中间商挺价意愿较强,但近几日进口棉纱外盘、内盘报价不仅出现较明显松动,且船货、保税、清关印度纱、巴基斯坦纱、越南纱、中亚纱等询价、成交减少,特别是40S及以上进口纱出货量较10月上中旬萎缩的有些突出,印度JC32S、JC40S成交气氛转冷。
杭州某大型进出口公司表示,随着郑棉“熄火”,下游织布企业、服装厂“金九银十”阶段性采购降温,中间商虽“去库存”效果显著但短期补库意愿偏低,因此港口印度纱、巴基斯坦纱、越南纱等外盘报价虽仍相对坚挺,但内盘议价空间却不断扩大。宁波、上海、青岛等地几家贸易商推测,截至10月下旬前,中国各主港保税+非保税棉纱库存总量已从7-8月的14-15万吨降至目前的9-10万吨,港口压力得到明显缓解,其中越南纱、印度纱、巴基斯坦纱、乌兹别克斯坦纱等占比超过90%。
为何ICE、MCX等期货上涨、偏强,但港口保税、清关进口纱报价却松动、回落呢?业内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近期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棉纱进口成本不断下滑。10月21日人民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781,创下两年内新高。自今年6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从7.1664升至6.237,升值幅度达到12.97%。
二、因外贸、服装、织造企业对棉花、棉纱报涨承受能力比较有限,成本传递不顺畅,因此在出口订单大幅增长、印度转单“爆增”等过度包装、炒作被揭开“面纱”后,棉纺产业链谨慎气氛上升、采购、囤货热情下降。
三、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仍“按部就班”推进、执行,从中美双方利益、发展的角度考虑,美国总统大选后美国是否对中国新疆棉花产品实施广泛进口禁令尚不明确(有些外向型企业判断较乐观,白宫或撤销禁令或继续推迟执行期),因此终端纺织服装企业对含新疆棉花、纱布产品需求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