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有机 越南 环保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文化产业已成羊城新经济增长点
时间:2012-05-14 10:54:48  来源:南方日报  共有条评论


广州有望成为东方米兰、时装之都。

著名的休闲景点太古仓。

TIT创意园影响力越来越大。

太古仓的旧仓库,经过改造后颇有日本小樽的风味。

  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各地蓬勃兴起的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面临着新一轮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广州得改革开放之先河的天时、地利在文化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曾经广州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领头羊”,中国流行音乐在这里起源发展随后北上,影视制作也领先全国喝了“头啖汤”。但历史进入21世纪后,广州文化产业受多种因素影响,及大量文化人的“北漂”,存在逐步被边缘化的倾向。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重要内容,尤其是广州旧城改造与“退二进三”产业升级相结合之后的新概念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正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的支柱产业,广州文化产业也实现华丽转身。

  如何发展广州文化产业也有不同的声音。“光有咖啡馆和时尚消费场所不能叫文化创意产业”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梁凤莲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避免有发展没文化。现在很多创意产业园成了咖啡馆、会所或者是工作室,它能不能成为产业创新的洼地,这个产业仅仅是人为消费还是一种艺术发展的引导,这都值得思考。

  “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在珠三角已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趋势,比‘文化+创意’的动漫产业广州比不上东莞、‘文化+科技’的高科技文化广州又比不上深圳,但是广州有着深厚岭南文化的积淀,这是其他城市不能比的”。

  专家学者指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广州如何抓住文化产业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太古仓码头废旧仓库穿上文化新衣成了葡萄酒批发基地,广州纺织机械厂成了服装创意园,珠江啤酒搬进了博物馆, 被称为“东方米兰”“广东纺织设计师总部基地”的时装秀正影响着时装的最新走向……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广州服装等传统产业因装上“创意引擎”而突飞猛进、文化元素让三旧改造成了新的休闲产业。广州文化产业正在以一种崭新面貌在崛起。据不完全统计,文化创意,去年一年为广州经济带来上百亿元的增加值。

  “TIT创意园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广州纺织机械厂,最鼎盛时期,每年的收入也只有200多万元。如今,我们自主经营的拥有4300多平方米的时尚发布中心,配置顶级、专业的灯光音响设备,为设计师、服装企业提供一流的发布场地及餐饮、酒店配套服务。保守估计一年带动经济收入1.4亿元。除了经济效益外,创意园还将带来城市社交环境的改变,生活品质的提升,将来各种大型活动的举办将使这里成为名师、名模、名流汇聚之地。”广州纺织工贸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新说。其实TIT创意园仅仅是众多广州文化创意项目中的一个。而正是这些打上文化创意烙印的项目让广州文化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东方米兰”兴起的背后是文化创意支撑

  对广东新兴产业发展最早研究的专家暨南大学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卫平说,目前我省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不少地区却没有找好定位和切入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非凌空蹈虚,一定根据自身的产业布局进行规划,要与本地产业基础相配套,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广州人搞文化创意经济,最成功的是没有舍弃传统产业,而是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在老工业基地海珠,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是因纺织、服装等产业与创意设计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朱卫平表示。

  目前已成为珠三角纺织服装业设计龙头的“广东纺织设计师总部基地”被业内称为“东方米兰”,专家认为“东方米兰”的兴起的背后是文化创意支撑。

  据介绍,作为广州的4个老城区之一,海珠区曾一直是广州的纺织老工业基地,而广州中大纺织商圈,过去是由一个个简陋的纺织品交易市场组成,不仅设施简陋,而且占地面积很大。从2008年海珠区开始对老工业基地和纺织商圈进行整合,然而怎样才能让制造业转型升级?广州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说,传统商圈升级,不仅仅要成为贸易中心,还要植入文化的内涵才能得到真正的升级进而实现向现代服务业的蝶变。“为什么巴黎、米兰成为世界时尚中心,那就是因为它的文化内涵”。

  他认为,海珠珠江国际纺织城专为纺织设计师打造的“广东纺织设计师总部基地”瞄准了创意设计对整个产业链的提升作用。这就是海珠珠江国际纺织城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珠江国际纺织城的定位是以原有的中大商圈为依托,打造国内轻纺行业展示交易集散中心、流行服装发布中心、新产品研发设计中心和行业标准与产品检测中心,并定点引入国内外纺织行业的企业在中心开设总部。如今,核心位置的珠江国际纺织城建筑面积达89万平方米已落成,集展贸商业、写字楼、商务公寓、酒店于一体,以国内著名设计师命名的工作室已入驻。

  就在不久前的“广东时装周”活动之“珠江国际纺织城商家2012春夏面料新品展示会”上,三大系列服装展示,得到了全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及业界的强烈反响,多位知名纺织设计师表示:“依托珠三角各大纺织基地和中大商圈商家提供的海量素材,加上来自香港的最新服装信息和创意设计,‘广东纺织设计师总部基地’堪称全国纺织业最好的设计平台。”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大连的设计师们纷纷表示将在这里开设自己的工作室。如今,基地各个设计师工作室的研发产品一经面市就被南海西樵、中山沙溪等地企业订购一空。中大纺织商圈产业链经济总量已经超过300亿元,被行内称为“东方米兰”。

  “中国设计师群体正处于从一个地区设计师向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师群体的转型期,需要多种文化的交融。‘广东纺织设计师总部基地’就是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文化交流平台”法国巴黎著名设计师、法国巴黎麦欧服饰有限公司总裁周劲松表示。

  对于这种现象在朱卫平看来,虽然广州文化产业发展也是“退二进三”产业升级发展的结果。但产业升级要有文化、科技的支撑,制造业才能蝶变为现代服务业。因为只有当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有机结合时,文化创意产业就有了“根”,传统的制造业才能开出花,结出果。

  “广东纺织设计师总部基地”还带动了海珠区服装创意设计业的发展,在不远处,以服装文化和时尚创意为主题的TIT创意园,一间间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设计师工作间散布在园区中。展示岭南服饰的发布中心仍保留了原来广州纺织机械厂的旧貌,展出的服饰集中展示了从清朝到近代岭南服饰的珍贵藏品,其中不乏“广绣”、“香芸纱”、“潮绣”等具有广东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的代表作。

  据介绍,TIT创意园就是在对旧厂房改造的过程中,经过对北京798、上海新天地等创意产业中心的分析,再结合广东、广州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形成的。它是在保留厂房原貌的基础上,投资了2.5亿元,在发挥创意园生产、研发、销售服装的基础上,TIT创意园同时满足市民娱乐休闲、了解岭南服饰文化的需求。

  文化让荔湾老商圈焕发生机

  提起广州骑楼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荔湾的上下九路,十甫路,如今这里已是本地人与外地游客最喜欢逛的骑楼商业街,而十甫路更是老字号和餐饮业扎堆的一段,陶陶居、莲香楼、趣香饼家传统老字号门庭若市。上下九商圈与天河北、北京路商圈成为广州三足鼎立的三大商圈。

  荔湾区宣传部长李黎告诉记者,荔湾历史上就是广州最重要商圈,但是随着天河、北京路商圈的兴旺,荔湾商圈衰落了。如何与新兴的商圈竞争?近年来荔湾对悠久的商业文化进行了挖掘,对骑楼不是拆除而是连片保护与开发。“骑楼商业街道是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同时注入时代元素,赋予新的生命力和活力,使老商圈焕发出极大的生机和活力。”李黎表示。

  “以前很多人对骑楼都是熟视无睹的,只是现在慢慢被拆光后才意识到它的文化价值。为什么大家喜欢跑到上下九,就因为荔湾把它建成了骑楼商业步行街,文化和商业、历史与生活结合得好。”广州大学旅游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宏烈说。

  在不少专家看来,如今上下九的骑楼街,将功能、历史建筑、形式很好地匹配起来,最重要的是把历史元素拉到现代社会中融入现代生活,成就了独特的商业文化。

  除了骑楼之外,近年来荔湾区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与开发岭南文化的措施形成商业文化产业链。李黎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荔湾推出的“五区一街”项目(指荔枝湾文化休闲区、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区、沙面欧陆风情旅游区、十三行商埠文化区、水秀花香生态文化区和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不仅彰显了文化引领功能,而且让荔湾区经济上了一个新台阶。

  今天无论乘车还是步行,经过中山七路时,总会被灰砖彩脊的“百粤冠祠”陈家祠吸引。原先挡住陈家祠的建筑已被拆平,这里扩建成约7万平方米,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岭南文化广场。陈家祠也走出“深闺”,更为世人熟知。

  记者在陈家祠内看到,岳飞大战金兵、赤壁之战车等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雕刻在了门板上,房梁上端的各种雕刻艺术引得不少外国游客称赞。祠堂内,从事广彩创作38年的广彩制作大师翟惠玲的作品也让人驻足观赏。

  在广绣工艺的展示厅内,记者看到翠羽华裳、浔阳遗韵等广绣作品的代表作悬挂在展厅周围。而在附近的广绣专卖店陈列着广绣大师许炽光孔雀绣品栩栩如生,色彩鲜明,价格不菲却依然畅销。

  据了解,由于陈家祠文化广场的带动作用,康王路一带近年来文化消费产业渐渐形成,不远处的华林玉器街、源胜陶瓷玉石工艺街和西关古玩城等也被带动起来生意兴隆。“广州地区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和广绣等传统工艺绝活,经历了近年来市场转型的困惑、探索市场的艰辛、适应市场的创新,如今在荔湾发展文化产业的氛围中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好时期。”广州大学杨宏烈教授说。

  据介绍,近年来荔湾围绕着“西关文化”这一内核,逐步形成了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商贸文化、曲艺文化、园林文化、禅宗文化和工艺文化等特色文化。这些特色文化最终又都固化在了商埠、古刹、老街、名店、旧居、美食、曲艺、民俗之中发展成为新的商业文化产业链。

  休闲文化产业在旧城改造中崛起

  如何利用三旧改造让城市升级?是目前不少城市正在探索的课题。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广州在城市三旧改造的进程中,不断融入文化的元素让城市面貌一新,也让休闲文化产业在旧城改造中崛起。

  太古仓码头是广州港一个废弃的码头,曾经废旧的仓库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是广州的一个卫生死角。然而这里却有着独特的滨水风光。“休闲文化是一种世界潮流,休闲文化将会大大提高太古仓码头的附加值”。广州港内港开发办公室主任李迎建认为。

  经过改造太古仓码头变成了葡萄酒批发基地、滨水电影院、游艇俱乐部等娱乐休闲场所。“现在的太古仓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市民可以来此休闲,感受老广州的码头文化,了解太古仓的历史,也可以在此看电影、品红酒,感受现代广州的都市气息。”李迎建说。

  在太古仓二号仓库内,一条欧洲风情小镇将所有的葡萄酒铺串联起来。仓库顶端,依旧保留了仓库作为原有货仓的旧貌,但在仓库内却别有洞天,随处可见缩小版的洋房花园,让人赏心悦目。据介绍,这里曾经是旧时太古仓的散货仓库,如果拆迁费用巨大。如何进行废物利用创造更高价值?太古仓码头选择了文化创意,在不改变仓库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40家店铺装修成这条欧洲风情小镇,与一号仓一起,共同形成国际葡萄酒批发基地,透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专家认为,太古仓码头在改造工程按照保护、利用原工业建筑的宗旨,在保留原有码头区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内涵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现代服务业态,将太古仓码头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产业基地,从而成为一个现代休闲产业。

  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及周围的啤酒文化休闲广场,如今已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它也是旧城改造中兴起的休闲文化产业。

  据介绍,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与海心沙隔江相望,为配合“迎亚运”和“一河两岸”美化整饰需要,广州市政府打算投入8000多万元对博物馆进行升级,为了让博物馆带动周围商业发展,广州市再追加3000多万元把博物馆沿江整治改造成啤酒文化休闲广场,并在亚运前向公众开放。

  如今这里不仅成了广州的一大景观,而且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该博物馆利用百威英博集团近650年发展历史、全球130多家企业、200多个啤酒品牌的雄厚文化底蕴,在博物馆一楼、二楼建设了国际馆、珠啤馆和英博馆,分起源、自然发展、工业化生产、现代化生产4个阶段,集中展示世界悠久的啤酒文化和岭南啤酒文化、珠江啤酒及国际啤酒发展史。据介绍,该馆是国内唯一一家弘扬世界啤酒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现代化博物馆,丰富的知识、文化性吸引了大量的人来参观,该景点目前是广州市珠江游的重要景点和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附近啤酒文化休闲广场又让参观博物馆游客在此消费,有力地带动了商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