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走进百货或商场会发现,过往五六百元就能买到一件品牌和质量都不错的服装,而现在却找不到这样的“好事”了。动辄两三千元一件男款外套或女裙已经十分正常。对于服装价格飙升这个现象,一边是企业哭喊原材料及制造成本上涨导致价格上升,另一边,各大商场百货却在接二连三地推出低价折扣促销。如此一来容易让人产生错觉:服装价格飙升是迫不得已,低价促销是真金白银的让利。
要搞清楚服装价格是不是虚高才能知道促销是不是“真促销”。微博认证身份为“广州中华百货总经理”的微博用户日前发了一条微博:“国产服装品牌成本占比分析:1、铺租或抽成20%~35%;2、税收15%~19%;3、折扣及滞销15%;4、行政及人工12%;5、原料10%;6、广告1%~3%;7、运输1%~2%。现行税收政策只有原材料成本可以抵税,其它一律照缴17%,哪怕你赔本卖。而原料成本本来就不高。”这条微博中透露了许多信息,对于服装成本而言,原材料、人工、广告及运输四大项所占比重也不到总体成本的30%。一家之言或有偏颇,但据实地走访了解,服装原材料价格近两年处于上涨趋势,人工支出也有明显上涨,例如一线服装生产企业的基层员工月薪达到了3500元/月,但对于品牌客户而言,这些都是接受的,因为对于一线品牌而言,制造加工费用大概只占其售价的1/7至1/10,而且部分人力成本会在制造端通过各种优化手段进行消化。总体来说,原材料及制造成本的上升的确存在,但绝对不是导致服装零售价格大幅飙升的主要“元凶”。
既然基础成本没有大幅上涨,为何服装零售价格“水小涨而船高升”呢?这就要从销售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了。通过“业界深喉”透露,对服装品牌来说,进场大型购物中心等铺租占零售价的比例高达30%左右,一般的个体店铺也至少都在10%-20%之间。这一数据与上面微博公布的数据是大致吻合的。包括向“上贡点数”在内,这部分要占到零售价的接近一半。如果普通的店铺,即使铺租低于商场不少,但是单一笔顶手费,也会使服装的成本提升不少。按行情看,其实服装本身的利润还是很高的,起码比做家电的要幸福很多。但流通环节中,无论是卖场还是经销商,你来我往,一人一刀分割利益后,这部分成本自然就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可见,服装价格虚高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并没有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火爆的促销就是最好的注脚。
对于习惯买名牌的消费者来说,尽管你有这样的消费能力,但在目前的情况看来,趁大促销的时候去消费是比较明智的。要不然,你就是在为卖场、品牌商和经销商三者的丰厚利润做贡献了。
- ·针织企业:做“小”还是做“大” 12-07
- ·鄂尔多斯奥群新品注重低碳、健康 12-07
- ·岱银集团交捻竹节纱生产方法获金奖 12-07
- ·传统涂料染色技术瓶颈获突破 12-07
- ·巴基斯坦的纺织工业面临裁员威胁 12-07
- ·巴基斯坦的纺织工业寻求削减利率 12-07
- ·“四川造”纺织产品卖进英国顶级商场 12-07
- ·集中预处理,印染企业无后顾之忧 12-07
- ·他把神奇的“海藻纤维”带到了绍兴 12-07
- ·大促销凸显服装价格虚高 12-06
- ·有机棉服装欧美受宠 国人观望 12-06
- ·绍兴回应"纺织名城污染":水处理公司 12-06
- ·国家棉花临时收储 12月5日成交43400吨 12-06
- ·印度棉产量预估将因到货数量减少而下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