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及移动互联已经让服装产业发生颠覆性改变,当集群经济直面“互联网+”时,无疑也会给产业供应链带来一场洗礼。5月20~21日,服装产业重地常熟将迎来2015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的召开,主题即是“时尚产业与供应链的融合”。
迄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已经走过7年,举办地集中在国内发展态势较为良好的产业集群当中,主题与集群地本身的特色息息相关,关于供应链的构建、优化,绿色供应链建设等问题的探讨从未间断。
今年,在大会召开前夕,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广伟结合当前产业新常态和“互联网+”等外部环境因素,对集群与供应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再次做出了新的解读。
中小企业转型 集群经济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结构性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局部产能过剩,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链和集群融合度不够,集群之间脱节问题越来越突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压力加大。
可以看到,产业集群地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诸多症结,均直指集群地产业供应链建设。
常熟的转型升级步履不可谓不快,近几年在打造时尚特色区域品牌的道路上成效显著,但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入口,其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同样不小。
常熟以服装产业为主,以中小企业为大多数。在发达国家,纺织中小企业往往创新能力最强,最接近市场,然而,中国的中小企业恰恰相反,多半为简单复制的结果,产品同质化严重,当进入到高成本、缓增长的新常态,就很难继续生存。
而今年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时,李克强总理更提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轮契合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的创业潮,主要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科研工作者、大学生而提出,本质上是要倡导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型到创新驱动型转变。
可见,在外部环境压力与内生需求的双重作用下,中小企业如何实现创新发展,如何改变增长模式,显然是集群地所面对的巨大考验。
创新需“集成” 企业应融入供应链中谋发展
那么,我国纺织服装中小企业的同质化竞争该如何打破?该如何破题?供应链建设将为集群经济带来哪些思路?
伏广伟首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品牌商任意选择供应商,很容易引起价格竞争。但如果品牌商有稳定对接的供应商,它便能将自己在设计、质量、价格等方面的需求准确传达给供应企业,双方构成一个稳健的供应链体系,最重要的是,脱离价格竞争的层面,有利于创新的滋生。
其实后者的运作模式便是供应链联盟的缩影。在供应链联盟当中,企业共享信息,协同运作,共同对市场需求做出回应。而在互联网时代中,企业成功的关键,很大程度就依赖于其是否能快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馈。
伏广伟认为中小企业缺乏信息,缺乏创新的能力与动力,只有积极融入联盟当中,在供应链中实现创新才是必由之路。“企业只有先进入供应链体系,才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没有创新能力,无法融入供应链,就会被淘汰。”伏广伟表示。
深入分析,现在倡导万众创新,中小企业的活力会被逐步释放,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推动创新,而更重要的则是要对碎片化的创新进行梳理、整合,也就是集成。
所谓碎片化的创新,可能只局限在某个狭窄的领域,而不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考虑,有可能会造成过度创新,无法实现产业化,也并非市场所需。事实上过度化的创新在纺织服装行业中并不鲜见。
碎片化的创新无法让一个企业实现稳健、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集成创新的思维不可或缺。通过产业链中的集成,可以将原本孤立的事物或创新元素,通过某种方式产生联系,彼此协作,相互促进,各个环节都对创新成果作出反应,从而才能有产业化的可能性。
“只有供应链高度融合才能支撑供应链的协同创新,未来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必须融入供应链,在供应链中去创新,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伏广伟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
“互联网+”之下 供应链将向多层次、个性化发展
因为融合度不够,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集群还未形成稳健的供应链体系,这也导致了行业整体协同创新的能力不强,这种现状也决定了行业和产业集群下一步的转型方向。
关于供应链融合的路径,伏广伟介绍,行业当中,一些企业没有直接的供应链,只是依托于一个虚拟的供应链模式,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如香港利丰。
而在全球供应链纵向一体化的模式当中,我国纺织产业被定为在处在微笑曲线的低端,也就是生产环节,在这一模式中的企业,必须延长自身供应链,向曲线两端进发谋求利润。
而现如今,互联网+思维挑战传统商业模式,供应链模式再次随之发生变化。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制造业不再依赖于规模效益,而更多依赖于其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比如提高了生产效率,抑制了信息不对称的弱点等。
“D2S(desighto shop)模式对供应链的影响,以及个性化需求的反馈等也已经开始显现了,而且会随着互联网的进步而愈加显现。”伏广伟表示。
时尚产业的消费层次本身就有很多种,如快时尚、奢侈消费、定制消费等等,将来,伴随消费层次的多元,会形成层次更加丰富的供应链。供应链的多层次和个性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欧美许多国家供应链的构建,从一开始就注重从分层次、级别、产业分工和融合的角度进行,在中国,供应链的层次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伏广伟表示,以往的供应链合作模式,做到真正的融合的还是比较少。融合的意义还是在于推动个性化发展,推动建立个性化发展的产业联盟和供应链联盟。
事实上,构建层次更加丰富的、更具个性化的供应链联盟,对整个纺织服装产品供应链的意义不言而喻。
“中国纺织工业大进大出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消费品出口高增长的时代也将得到终结。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从成本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变已经不可逆转。打造多层次、个性化的供应链链条,是中小企业的出路所在,也是集群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伏广伟表示,未来,纺织服装行业供应链的层次势必会更加丰富,沿着个性化发展方向建立产业联盟和供应链联盟将成为一种必然。
- ·互联网+之下:服装产业将向多层次、个 05-06
- ·化纤替代棉花远超预期 低端纱抢占国内 05-06
- ·法兰克福产业用纺织品展人气旺 05-06
- ·第117届广交会昨天闭幕 纺织服装企业 05-06
- ·传统服企转型出路在哪? 移动互联网推 05-06
-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子用服饰演绎瓷都“ 05-06
- ·袁姗姗阔腿七分裤搭配条纹衫 打造清凉 05-06
- ·简析纺织股2014年报 预测纺织板块未来 05-06
- ·ICE期棉小涨收报每磅66.75美分 05-06
- ·香港3月服装零售销货价值下跌2.2% 05-05
- ·服装业外贸未有回暖迹象 往东南亚转移 05-05
- ·意大利去年进口中国纺织品及原料60.3 05-05
- ·第117届广交会纺织服装订单明显向东南 05-05
- ·澳大利亚棉花巨头Namoi上财年利润劲涨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