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棉纱价格 棉纱 棉花 印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商务部将推零售业转型
时间:2015-08-20 10:36:05  来源:21经济日报  共有条评论


   相对于线上电商的如火如荼,实体零售业大幅收缩。来自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出现的百货行业关店潮,到2015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截至今年4月份,全国共有近180家内外资实体零售百货店关闭。

  “近几年,由于经营模式落后,成本持续上涨,新兴业态替代、网络购物冲击等多因素的影响,百货、超市等传统零售企业效益下降,关店止损现象时有发生。”8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商务部已注意到实体百货零售店关闭的现象,并对此做了一些观察和分析,近期将准备加大力度,推动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创新。

  关店潮加剧

  今年以来,百货业关店之声此起彼伏。在北京,继接连关掉劲松店、望京店、北苑店和西直门店4家门店后,华堂右安门店也正式停止营业;在成都,天虹百货红牌楼店于6月25日停止对外停业;6月2日,尚泰百货成都万象城店公告称也将于8月31日起正式停止营业。

  这轮起于2012年的实体百货店关闭潮,到今年则更加来势汹汹。根据联商网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中国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1家,其中,百货业态关闭25家,已超过了去年全年的23家关店数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走访中,也明显感受到零售百货店的寒冷,北京东五环奥特莱斯有些品牌店店员甚至比顾客还多。

  “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到消费人流减少”,一位在青年汇从事服装零售的张女士告诉说,如今销售业绩大不如前,一个月最高十一二万,最低只有七八万,平摊下来每天三千多,而租金成本就是每天每平米30多元。

  短短几十年光景,百货行业由盛转衰,曾经的零售业老大哥百货行业进入“后百货时代”。

  “由于前些年百货行业生意好做,大幅扩张背后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凸显,但经济增速放缓、电商等新兴业态冲击以及自身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叠加,百货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夏琳说,有些门店关闭是经营困难所致,也有些是出于自身主动转型需要。

  “近几年百货零售业成本上升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人力、物业方面,近几年人力成本年均增幅都在10%-30%左右”,夏琳说,在传统零售业深度调整的格局下,百货业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加速转型创新。

  多元化模式经营

  已经意识到风光不再的百货业自身也在尝试转型,试水电商便是途径之一。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任白冀民此前做过一项调研,整个百货行业在应对销售增速下滑的形势下,全行业开始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但是实体店“上网”遇到的瓶颈问题就是,品牌资源的匮乏。

  “可能大家感觉到这不是问题,做商业的怎么会没有品牌?”他介绍说,因为现在百货行业主要是联营模式,约占95%以上,所以大部分商品都由品牌商控制,百货店很难掌握经营权;而在国外,百货店一般都是自营为主。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越来越多的百货店从传统自营模式转向由品牌商控制进、销、存过程的“品牌联营”模式。而在夏琳看来,联营模式自然有利于企业大规模扩张,但这种模式下,百货店就相当于以另一种形式收取租金的“二房东”,主要关注点就是遴选品牌、谈判扣点,没有自行采购商品,实则自主经营能力有所退化。

  针对百货行业的萧条境况,沈丹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提问时表示,出路主要还是靠实体零售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去探索求变,作为商务主管部门,商务部近期亦准备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创新。

  一个是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变,支持开展品牌商品联合采购,引导零售企业提高自营比重,发展自有品牌,从“二房东”的联营模式向联营、自营、自有品牌混合发展的模式转变。

  二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引导传统零售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发挥实体店网点和物流的优势,发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在线支付等融合发展模式。

  三是引导多业态协同发展。引导百货店、购物中心完善业态布局,丰富餐饮、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