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棉纱价格 棉纱 氨纶 棉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2016年一季度襄阳市轻工纺织产业形势分析
时间:2016-05-11 09:28:33  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共有条评论

一、一季度产业发展情况

  2016年开年以来,按照襄阳市委、市政府在新常态下对经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市轻纺战线千方百计促进主导产业倍增,综合施策引导传统产业转型,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但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产业运行下行压力持续增大。

  据统计,一季度年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总产值达441.3亿元,同比增幅为11.5%,低于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幅1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1345.89亿)比重达32.8%,占比比去年同期缩小1.7个百分点。但产业产值依然位居支柱产业首位,比汽车产业多出2.8亿元;产值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幅大幅提高8.3个百分点,为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细分行业运行形势

  1、食品加工业运行稳定。虽然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依然低迷,低端产品过剩导致的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得益于企业主动进行的调结构、促转型的一系列举措,襄阳市食品加工业在一季度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在整体向好的情况下,襄阳市食品加工企业依然受制于当前国内外粮价倒挂格局短时间内尚难改变,国际市场游资不断炒作,国内原材料流动性受限、人员工资等要素成本上涨等因素,高端产品的提档升级及研发步伐缓慢,转型之路艰难。一季度,食品行业完成总产值281.96亿元,增速由同期的1.4%提高至12.12%。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48.37亿元,同比增幅为12.7%;食品制造业产值16.85亿元,同比增幅为6.8%。全市生产原盐4.04万吨、小麦粉97.26万吨、大米90.02万吨、饲料66.84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24.7万吨、冷鲜藏肉14.5万吨、罐头0.94万吨、酱油0.21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22.6%、0.5%、28.6%、18.2%、15.7%、10.6%和16.7%。

  重点企业情况:9家食品加工重点企业实现产值44.39亿元,同比增长29.92%。其中,襄大农牧公司完成产值30.18亿元,同比增长35.93%;大山现代农业公司完成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26.76%。18家农副食品加工重点企业实现产值99.43亿元,同比增长11.68%。其中,三杰粮油公司完成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5.93%;老河口奥星双低菜籽油公司完成产值9.86亿元,同比增长13.42%。

  2、酿酒饮料行业止跌企稳。白酒企业依然深受“三公”消费、禁酒令等政策及国内消费疲软的不利因素影响,地方礼品酒水及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团购数量下降,我市酒企、茶企纷纷通过主动调整低端产品结构,大力研发健康保健用酒、积极抢占高端精品市场等方法,提高酒品的单位附加值,放缓产量同时提升产品产值。一季度,全市共生产饮料酒5.11万千升,同比减少5.2%,其中:白酒(折65度商品酒)2.21万千升,同比下降10.2%;啤酒2.42万千升,同比减少1.6%;生产软饮料1.89万吨,下降10.4%;加工精制茶0.19万吨,同比增长5.6%,但是行业产值提高到16.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强力扭转去年同期下跌9.3%的不利局面,增幅同比大幅提高18.7%。

  重点企业情况:隆中对酒业公司完成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2.06%;燕京啤酒(襄阳)公司完成产值0.27亿元,同比增长8.29%;汉家刘氏茶公司产值2.17亿元,同比增长0.39%;玉皇剑茶业公司产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58.47%;荆山锦茶叶公司完成产值0.65亿元,同比增长24.97%;石花酿酒股份公司完成产值1.86亿元,同比下降18.54%;楚天传媒珍珠液酒业公司完成产值0.48亿元,同比下降31.07%。

  3、纺织服装行业形势好转。国内纺织产业依然处于产能相对过剩,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原料价格波动,生产要素高企等不利因素因素影响中,但在国家废除棉花收储体制之后,国内棉花价格与国外棉价差缩小,生产成本相对下降;国家税费改革带来的利好;近期,国际订单开始回流,一季度纺织企业开工率比较稳定,尤其在3月份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带动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生产各种纱线15.57万吨、印染布0.11亿米、亚麻布32.2万米、蚕丝被1.2万条,分别同比增长10.6%、10%、21.5%、15.4%;生产布5.48亿米,小幅下降0.7%;加工生产各类服装3596.89万件,同比增长29.2%。全市纺织服装印染行业总产值(包括化纤制造业)132.24亿元,同比增长13.62%,增速同比提高3.14个百分点,环比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化纤制造业完成产值7.38亿元,同比增长0.5%,扭转自去年5月份开始的负增长局面;纺织业实现产值103.46亿元,同比增长12.9%;服装服饰业实现产值15.12亿元,同比增长19.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实现产值6.28亿元,同比增长31.8%。

  重点企业情况:20家纺织重点企业实现产值26.82亿元,同比增长13.26%。其中,银基棉业公司完成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21.25%;丝源纺纱公司完成产值2.62亿元,同比增长22.16%。7家纺织服装服饰重点企业实现产值7.11亿元,同比增长6.34%。其中,富仕纺织服饰公司完成产值2.46亿元,同比下降4.11%;天王实业完成产值0.45亿元,同比增长24.73%。4家化学纤维制造重点企业实现产值7.04亿元,同比增长18.36%。其中,金环股份公司完成产值1.58亿元,同比下降0.7%;楚天化纤有限公司完成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43.38%。

  4、轻工行业增速略升。受到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主要作为工业配套产品的木材、家具、印刷等行业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受益春节期间消费市场的利好,轻工行业板块出现了小幅的提升。一季度,全市生产人造板13.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其中生产胶合板5.9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6%;生产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3.49万吨,同比增长7.1%;生产纸制品155万吨,同比增长11.5%;生产单色印刷品7.82万令,同比增长29.9%,生产多色印刷品9.09万对开色令,同比下降12.7%;生产塑料制品2.9万吨,同比增长16.9%,生产家具0.2万件,同比下降81.8%。全市轻工行业实现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20.29%,其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实现产值5.71亿元、家具行业实现产值2.17亿元、造纸行业实现产值15.69亿元、印刷包装行业产值3.97亿元、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产值4.89亿元和塑料橡胶行业实现产值13.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5%、75.8%、12.4%、27.2%、6%19.7%。

  重点企业情况:襄阳泰升实业公司1.66亿元,同比下降1.75%;枣阳天立包装实业公司0.94亿元,同比增加34.6%;好中意印刷包装有限公司0.33亿元,同比增长31.1%;中印南方印刷公司1.78亿元,同比增长42.79%;老河口金赞阳纸业公司6.17亿元,同比增长18.38%;湖北华海纤维科技股份公司1.07亿元,同比增长5.22%。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在全球经济长期低迷、国内外市场消费疲软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产业,襄阳市纺织、食品、轻工行业除了面临产业链不完整、精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转型升级压力大等常规性问题之外,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新兴工业体抢占国际纺织品市场。从国际形势看,近几年越南、泰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国家凭借低廉的土地、棉花、电力和人工价格以及出口低关税优势吸引外部投资,迅速成长为新兴世界纺织品加工基地。中国纺织业巨头实施“走出去”战略,纷纷将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襄阳市多家织布、服装企业出口面临压力加大。同时,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纺织产业发展水平,也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形成了严峻挑战。从国内布局看,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企业新疆藉员工由政府缴养老金,同时还享受低廉的用电和用气价格、产品出疆运费补贴、项目投资奖励、贷款贴息等很多优惠政策。部分纺织企业反映,新疆生产的每吨纱线比襄阳市的便宜3000元以上,这对襄阳市纺织产业竞争力造成很大影响。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企业产能发挥。纺织产业方面,一季度国内棉花价格波动较大,粘胶纤维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涤纶纤维价格仍在波动之中。棉纱、坯布等产成品价格受到原料价格影响也出现波动,导致企业不敢有较大原料和产品库存,不敢接长单、大单,影响企业正常运行,挤压缩了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食品产业方面,玉米、油菜等逐步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加工企业将不再享受国家收储补贴政策;国际市场上大豆、玉米等原材料在游资炒作下,价格频繁波动,带动了国内原材料流动性缺失;此外国外走私大米冲击市场,国内产能过剩致使竞相压价,多种因素导致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微利甚至出现亏损。

  3、融资难(贵)依然是发展的最大障碍。食品、纺织产业作为传统产业,利润率低,容易被金融部分“歧视”,尤其近几年,金融部门把纺织行业列为“高风险行业”,采取对纺织业限贷的政策。襄阳市多家食品、纺织企业被银行抽贷导致不能正常生产;资产抵押比例被压缩,企业能够贷款额大大降低。有些企业通过担保公司借贷,甚至搞民间借贷,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由于资金严重紧张,襄阳市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普遍面临三角债问题。由于担心回款期过长,富仕、银城、银行等绝大多数纺织企业只能选择性地接单,影响了企业的产能发挥和市场维护。目前,襄阳市的富利华、高杰纺织等企业由于自身管理及银行抽贷问题,已经通过变卖、租借等方式将资产抵债,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御康粮油公司自去年下半年资金链断裂,一直停产至今。

  4、企业用工普遍紧张。一直以来,相比其它工业行业,食品加工企业的利润微薄,而且劳动强度较大,工人工资较低,很少有人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缺工成为一种常态。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业,因为工作三班倒、劳动强度大、噪音及环境不佳而没有吸引力,青壮年一般不愿意进纺织厂,熟练工人也频繁跳槽,人员流动性大,尤其是一线技术工人的缺口很大。招工难、人员流失率高,增加了企业的培训费用,降低了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纺织服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5、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非常艰难。襄阳市轻纺产品门类齐全,质量较为过硬,并拥有26件中国驰名商标,但依然存在企业产品销路打不开的情况。奥星粮油的小包装油很难走出省外,月销售额仅1000多万元,不到公司月均产值的1.5%。劲旺油脂的高品质稻米油中谷维素含量高,但市场推广困难重重。香芝源公司生产的山茶油能与橄榄油媲美,但是市场主要在枣阳地区。汉家刘氏茶反映,公司目前的主要线下市场在武汉、襄阳及部分俄罗斯市场,产品还未真正走出省外。

  四、二季度产业发展形势预测

  (一)纺织服装产业形势出现好转,企业转型意愿和力度增强。襄阳市纺织产业面临消费疲软、纺织新兴体抢占市场、贸易协定、融资难(贵)等外忧和产能过剩、低端产品竞争激烈、棉价波动、生产要素成本高企等内困,生产经营压力巨大。但从长远来看,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的地位不会变,纺织产业还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特别是在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之中,纺织产业还肩负着吸纳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任务。国家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纺织服装业作为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传统产业,肩负着改善消费者的生活、引领生活方式的责任,是此项改革的重点区域。目前,国内服装行业出现探底回升迹象明显,国外订单回流,再加上国家降低税费、社保缴纳比例的利好政策的推动,以及国家棉花轮出机制和发改委稳定棉价的决心,可以预测二季度纺织服装企业形势将会进一步好转。

  (二)食品加工业总体将运行稳定,但依然困难重重。在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食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转型发展的压力很大。计划今年进行的粮食收储制度的改革在二季度会有消息,可能会大幅降低食品企业生产原料成本,有助于提升与国内企业与国际食品行业寡头的竞争力。但襄阳市企业产能过剩、低端产品仍占大头,再加上融资困难制约,预计二季度全市食品产业总体可能不会有太大起色。不过,受畜禽产品等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迅猛上升带动,食品产业产值在一定的时间内还会有较快增长。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围绕产业链整合,补齐短板。食品行业:突出水果、蔬菜和软饮料的精深加工,弥补行业空白,开发特色、休闲、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鼓励副产品综合开发与利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纺织行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工艺,重点突破印染瓶颈,做强后整理环节,打通产业链;大力引进国际国内服装行业的知名品牌,鼓励发展产业用纺织品等新兴产业,多措并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与发展。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升级。一方面引导企业抓终端产品开发,提升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产业链的配套,鼓励大企业搞研发、打造品牌,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配套,组群发展。纺织产业:在进一步提升纺纱、织布两大优势链条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印染及后整理“瓶颈”,不断做强家纺、产业用纺织品品牌服装三大终端,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食品产业:以建设“中国有机谷”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管控,突破性发展特色食品、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软饮料加工,鼓励企业对废弃物进行深度提取,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奠定基础。

  (三)培育重点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实施企业成长工程,资源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和特色企业倾斜,在全市形成“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相互配合,集群发展”的良性格局。鼓励产销状况良好、战略规划清晰的企业进行行业重组,整合行业要素,促进优势互补和协作发展,扶持大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鼓励重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鼓励营销模式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拓宽营销渠道。

  (四)强化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上,推进襄阳纺织工业研究院建设,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增强协同创新能力;依托际华3542、新襄棉、安华纺织、利美纺织、金环等重点骨干企业,突破性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发挥两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大力引进国内知名的服装、家纺类终端产品品牌企业。在食品产业发展上,以奥星粮油、襄大农牧、鲁花襄阳分公司、倪氏玫瑰、古隆中酒业、汉家刘氏等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发挥襄阳市作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中国有机谷”的资源优势,突出抓好优质农产品生产,打造“放心食、襄阳产”的良好品牌形象。

  (五)抓产业链招商,培植集群优势。把纺织服装作为产业招商的重点,以园区为载体,立足区位和交通优势,在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承接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突出四大行业(品牌服装、家纺、印染后整理、产业用纺织品),主攻四大区域(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瞄准全国纺织行业前100强企业,重点跟踪对接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孚日集团,福建金纶高纤股份、七匹狼集团、柒牌服装、凤竹纺织科技,浙江黑牡丹集团,上海罗莱家纺、美特斯邦威,深圳富安娜家居用品,湖南梦洁家纺等等,把产业链招商工作做到实处,争取完成全年两个亿元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2亿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