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做客温州,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他提出一个观点,企业应该从激发内需着手以应对国际贸易的磨蹭,拉动内需还有很大的文章可做。
亮点1
激发内需强劲发力
前不久,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做客温州,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他提出一个观点,企业应该从激发内需着手以应对国际贸易的磨蹭,拉动内需还有很大的文章可做。回看温州的消费市场,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3006.90亿元,增长12.3%,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
目前消费市场规模稳定增长、结构加快升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这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由于消费升级带动,汽车、智能手机、金银珠宝、旅游等消费较快增长。
服务性消费成为众多消费者的“新宠”,尤其是在旅游市场表现格外显着。去年我市接待旅游人数8944.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9.92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9.4%。这些漂亮的数据,为温州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后劲。
而在投资方面,温州同样保持足够的力度,2016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5.74亿元,增长13.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投资959.55亿元,同比增长8.2%,工业技改投资736.59亿元,增长9.6%,两项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和3.3个百分点。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02.01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居全省第2位。完成民间投资2348.0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全省第3位。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四项投资分别增长30.4%、38.4%、19.3%和74.2%,均超过15%的增长目标。
亮点2
三大收入全面增长
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受益的是老百姓,腰包更鼓了,笑容更灿烂。数据统计,去年我市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85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5元,同比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于全省平均,居民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在财政收入方面,2016年,我市实现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达723.96亿元,增长6.4%,增速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371.38亿元,增长5.4%,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4.4%,其中,国内增值税下降0.9%,企业所得税下降0.7%,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增长13.6%。非税收入对财政增收贡献较大,全年完成非税收入68.50亿元,增长22.4%。
企业同样在这一波的经济浪潮中收益,2016年,我市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81.38亿元,同比增长7.4%,高于全省平均3.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72.51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33个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保持盈利,其中有22个行业利润呈正增长,从利润前十大行业看,鞋革、化学原料、仪器仪表、汽车制造和橡胶塑料等行业利润增幅均在10%以上。
亮点3
创新创业成为引擎
在双创的浪潮下,特色小镇的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截至2016年底,我市共创建培育省级特色小镇9个,市级特色小镇17个。26个省市级特色小镇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254.5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额178.6亿元。
另外,2016年,新设企业3.11万家,新设个体工商户11.92万户,同比分别增长22.4%和22.8%。全年我市完成“个转企”3103家;新增股份制改造企业124家、累计达82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3家、累计达64家,迈入全省第一梯队。截至2016年底,全市建成众创空间87个,入驻创业团队2400多家。
在企业中,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增强,2016年我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6家,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670家,实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0977和2463件,同比分别增长79.2%和36.7%,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41.4和22.9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背后,展现的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点4
结构调整有新进展
温州经济发展不仅要数量更要向质量着手,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9.3%、44.5%和9.0%,比上年分别提高0.8、0.7和0.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市八大高能耗行业工业增加值仅增长5.4%,低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2.5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目前,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创新驱动,温州新动能逐步形成。2016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344.79亿元,同比增长13.8%,高出全省平均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3%,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6.3个百分点。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37.1%,居民网络消费额增长26.2%,快递业务总量增长55.8%,在前几年持续高增长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健康、时尚为代表的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消费领域的新动能正在逐步形成。
去产能方面,2016年我市完成“四无”整治11.3万家,其中关停取缔4.4万家,腾出用能空间3.56万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16395亩。
降成本方面,我市出台降本减负40条意见,2016年全市税务、社保、电力等领域合计为企业减负232.86亿元(含出口退税),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84.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1元。
补短板方面,我市着重补齐科技创新、交通基础设施、中心城区首位度等“九块短板”,全面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增强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
- ·展望2017年,谋划纺织行业未来 02-14
- ·浙江余杭三措并举提升杭派服装产品质 02-14
- ·印度棉花出口商因国内价格上涨违约 02-14
-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为未来棉花价格目 02-14
- ·品牌服装莞企今年订单增五成 员工逾九 02-14
- ·“涨”是2017年纺织印染行业中最流行 02-14
-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零售商 02-13
- ·中棉所:2016年全国棉花种植品种监测 02-13
- ·川普深思对墨西哥进口商品课徵20%关 02-13
- ·AGOA有益于美国与非洲双边经贸关系 02-13
- ·2017年中欧贸易更值得关注,中欧纺织 02-13
- ·印度建厂最大诱惑是市场 柬埔寨的零关 02-13
- ·进出口“暴增”态势是否会延续? 02-13
- ·嘉兴抽检羽绒服装 充绒量面料出现不合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