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有机 印染 越南  氨纶 棉纱 棉纱价格 锦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超十万浙商遍布全球背后:默契“共舞”成关键
时间:2017-12-14 11:04:32  来源:中新网  共有条评论

  “浙江省内有100多万家法人企业、300多万户个体企业,省外有30多万家法人企业、200万户个体企业,海外有10多万家各类企业。”不久前的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浙江省委书记车俊用上述数字证实着浙商群体的规模之大。尤其是海外超十万家企业这一数据,尽显浙商浓厚的国际化色彩。

  在“走出去”方面,浙商一直是中国民营经济中的积极力量之一。从产品出口到前往海外设企,从实施海外并购到搭建海外产业园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浙商用不断的实践使自身成为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弄潮儿”。而聚焦现象背后的内因,其与浙商思维理念有关,与浙江企业的技术升级不断创新有关,更与企业政府间实现默契“共舞”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四十年里,浙商的脚步遍及全球各地,企业“走出去”热情也不断攀升。如截至2017年6月底,浙江在美国投资累计共有1383家企业,投资总额为167.6亿美元。今年1-10月,浙江海外并购项目达95个,并购额39.07亿美元。

  谈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将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成立业务发展关系网点的聚元集团总裁方亚立认为,浙商群体有着敢为天下先、实干、敢闯、敢担当的精神传统和思维理念,引导着浙商敢于“走出去”、寻找新机会。

  这在“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浙商“四千精神”中有所体现。在许多人看来,因为浙商能“吃别人不肯吃的苦”、“赚别人不肯赚的钱”,所以浙商在“走出去”中走在了前列。

  而除了精神气质,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技术升级也成为浙商、浙江企业纷纷“出海”的底气。

  浙江建华集团便是代表。近年,其研发生产的节能(Low-E)玻璃镀膜材料,填补了化学气相沉积法二甲基二氯化锡的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垄断;而其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共同创建的宁波中科建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也与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合作,开发石墨烯新材料、新型环保节能油品抗磨剂产品等多个国际前沿的科研项目....。.如今,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已延伸至东南亚、欧美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制造业来说,技术的转型升级十分必要。”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根表示,这对于浙商适应新时代要求、走上世界舞台很有帮助。

  而在浙江万事利集团,其董事长屠红燕说,近两年企业取得各类国家专利发明(技术)13项,并在许多关键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我们创新研发出了数码双面印花技术,克服了丝料印染中颜料渗透的行业难题,可实现一条丝巾正反面印两种颜色或花色,很多国际品牌都希望来和我们进行合作。”

  此前,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壮大的万事利收购法国老牌丝企MARC ROZIER,实现了“中国丝绸,法国制造”,成为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

  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看来,浙江企业已率先开始从创业驱动走向创新驱动。而浙江的创新发展也会步入面向全球整合资源的全球化新阶段。

  采访中,也有浙江企业家和专家表示,浙商在“走出去”中成绩斐然,还离不开企业和政府能够实现默契“共舞”。

  “浙商走向世界,其自身和政府像是跳‘交谊舞’。”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说,“企业领舞,政府跟着跳,保持默契度,才不会踩到对方的脚。”

  如其所说,为服务浙商更好地“走出去”,浙江各级党委政府近年不断搭建平台,并出台相应政策,配合浙商的“舞步”。

  杭州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告诉记者,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愿景,浙商本身也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非常好的基础和群体。不久前召开的世界浙商大会,便是借助政府号召、作用把浙商聚合起来,为浙商参与“一带一路”提供渠道、机会。

  再如营商环境方面,浙江省通过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减少了企业的审批流程和事项,为浙商的“走出去”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浙江省国税局开发推广了“互联网+便捷退税”系统。企业和国税“不见面”,仅在网上就能办理完成出口退税相关业务。浙江欧耀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新富说,“这比之前整整快了8天,30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2个工作日就搞定,解决了公司资金紧张的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宁波舟山港的搭建和完善、义新欧铁路的建设和开通等一系列的举措,均为浙商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扶持。

  杨轶清建议,接下来为了与企业共同跳好“走出去”这支“交谊舞”,政府可多提供更有针对性地的服务。如更加细致地帮助在境外投资、落地的项目和企业了解当地的民俗、政治、文化,解决企业与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为浙商“走出去”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