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全国纺织服装企业免费注册推广
棉纱价格 棉花 棉纱  氨纶 越南 纺织 棉花价格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做世界一流的纺机制造企业
时间:2011-05-17 10:27:48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共有条评论


  青岛宏大董事长冀新畅谈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

  □ 本报记者 王继征 徐红

  由于能节省用工、显著提升产品档次,近两年,自动络筒机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四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召开期间,300多名棉纺织企业代表到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参观,青岛宏大细络联型自动络筒机引起大家长时间围观。这一场景充分反映出面临转型升级重任的棉纺织企业对先进纺织机械的关注和需求。

  作为国内自动络筒机开发和生产的领军企业,青岛宏大已生产了近8000台各种型号的自动络筒机,装配了国内外近3000万纱锭。从1978年开始对自动络筒机进行设计开发试制,经过30多年的不懈创新,青岛宏大已稳居国内自动络筒机第一的宝座。

  迈入“十二五”,青岛宏大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冀新的回答是:“代表国内先进技术,做成世界第一。”目标是高远的,而规划是务实的。从技术、管理到品牌树立,青岛宏大将抢抓市场机遇,夯实技术优势,积极推进生产组织架构的转型,向“世界第一”迈进。

  创新是获得优势的关键

  2010年以来,在国内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及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和拉动下,纺织行业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呈现出明显的复苏及快速发展势头,带动了国内外纺机市场的发展。纺机市场迅速升温。

  由于准确把握住棉纺设备高效、自动化、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2010年成为青岛宏大新产品适应市场,取得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青岛宏大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细络联型自动络筒机和高效短流程清梳联合机通过了可靠性测定,并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实现了小批量销售,市场前景广阔;国际首创的JWF1209型1.5米宽幅高产梳棉机顺利完成了生产试验,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和新产品鉴定,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型SMARO自动络筒机通过不断的工艺完善和技术提升,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用户的信赖,全年产品供不应求;JWF1207梳棉机完成了有针对性的四大重点改进,产品技术水平全面提高;POVA高效短纤倍捻机也通过生产试验获得突破,具备了批量推向市场的条件。

  2010年的丰硕成果来源于公司在行业发展低潮时的不懈耕耘。冀新说:“市场淡季恰是推出新产品风险小、成本低的时机,也为产品改进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空间。因此,新产品改进和工艺调整是公司2008年至2009年的工作主线。这为2010年产量、效益的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得益于公司利用金融危机期间加大新产品开发、推广力度,在市场回暖的2010年,青岛宏大公司销售收入增长68%,同时新产品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也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75%以上。2010年三大产品销量都有大幅增长,其中清梳联、自动络筒机产品再创历史新高,中高档梳棉机的比重也持续增加。梳棉机、清梳联、自动络筒机三大主导产品国内销量第一,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

  冀新认为,与“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间纺织机械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充满生机,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十二五”期间,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主题,纺织品消费的预期增长以及纺织工业进一步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为纺织机械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纺织机械提供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同时,用户企业将对科技创新和提高产品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市场将对纺机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做进一步考验。

  “创新是产品进步的支撑”,面对较为乐观的市场形势,冀新认为,要对不断变化的纺织工艺有深刻的了解,对市场需求有准确的把握,通过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来确立和保持产品的领先优势。

  调整才能跨越发展

  2010年12月,青岛宏大清梳生产线搬迁到崂山新厂区。至此,自2007年开工建设,历时3年多,青岛宏大完成了主要产品自动络筒机和清梳联产品生产线的搬迁。

  对青岛宏大来说,这不是简单的搬迁。冀新说:“崂山搬迁调整对青岛宏大而言,是适应市场、加快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我们通过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的转变,确立了加快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思路,使崂山项目的建设得到很好的实施,为青岛宏大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岛宏大在结构调整过程中,特别注重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潜能,特别是兼顾生产场地、设备和人员的合理调整利用。调整后的新厂区以新产品的装配为工作重心,原有加工场地调整后,关键零件的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重点围绕崂山二期清梳联搬迁配套项目和自动络筒机关键件上量需要, 2010年,青岛宏大积极落实技术改造工作,完成设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计划19项,投入技改资金2000余万元,实现了从加工能力、装配手段、物流水平、工作环境的优化配置,确保了生产的平稳运行和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新建先进的梳棉机生产流水线,不仅提高了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为了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针对不断增长的生产任务量,青岛宏大公司不断优化人员结构,推行一岗多责、一人多能,加大培训,提高效率,通过科学管理实现工作的有机衔接,使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生产任务得以较好完成。2010年,企业产值同比增长70%以上,用工仅同比增长1%。

  “十二五”期间,这种调整优化还将继续。据冀新介绍,2011年,青岛宏大将根据市场结构的变化进行生产、管理、组织以及人员结构的相应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赢利能力为目的,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公司要从质量、工艺、服务等方面入手,降低成本,在管理和生产过程中挖潜力,从而构建公司赢利的新模式。

  管理提升是市场开拓的基石

  尽管青岛宏大的质量管理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冀新坦言,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青岛宏大自动络筒机在技术上已经接近先进水平,而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尚有差距。提升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青岛宏大近几年来的工作重点。

  2010年,在产品供不应求、产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青岛宏大严把质量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均获得显著提升。通过开展“消除七害、清洁装配”活动,公司认真查找和分析影响产品装配“清洁度”和产品“七害”产生的根源,不断提高产品的整机性能。根据产品进货、工序制造、产品交付等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用户关注的问题,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七查一访” 质量改进提升活动。通过活动的有效开展,公司结合崂山搬迁的实际,对质量程序文件进行了全面更新,重点对清梳产品的工作流程和职责进行了重新调整,做好了新老厂区的体系衔接,实现了资源共享,适应了体制结构需求。同时针对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点控制内容进行了安排,组织制订了质量改进和控制计划,推动了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青岛宏大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在保持供应链稳定的同时,注重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他们通过组织供方质量会议,搭建沟通合作的平台,共同寻求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的措施与对策,力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为了保证在产品一致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青岛宏大今后将继续致力于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以及产品质量。冀新表示:“态度决定一切,把好质量关,关键在于提高全体员工质量意识。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做出优秀的产品,我们要着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在大力提升员工质量意识的同时,提升工艺水平,增强技术装备力量,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