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再生资源回收蓝海跨入行业景气度上升期,企业加速创新成为关键。对企业来说,告别以往粗犷式增长的竞争业态,如何与新兴行业、环保装备制造深入合作,形成涵盖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环卫清洁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将是“十三五”期间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洋垃圾”禁令催生反弹形态 再生资源回收景气回暖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即“洋垃圾”禁令),宣布将逐步禁止国内再生资源可替代固体废弃物入境。在“洋垃圾”禁令落地扎根的一年时间里,其带来的“蝴蝶效应”也开始逐步显现,这其中受冲击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再生塑料行业。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国外的“垃圾”固然走投无路,国内的回收行业也无异于遭逢一场“地震”。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中国固体废物实际进口量同比下降超过8.7%,其中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量下降近10%。不依赖国外进口废料,这需要激活内部庞大的废料回收和再利用体系。按照相关政策,2018年后禁令将扩展为禁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废,预计固废进口量还将继续下滑。
2018年4月,四部委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将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4类24种固体废物,从限制进口类变为禁止进口。2019年年底前,我国还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但同时,回收标准、规模和质量在市场需求下都将进一步提升。分析预测,到2020年国内再生资源的可回收量将达到3亿吨,主要再生资源利用率提高到75%,并为行业带来可观的增长空间。
不过,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集中度总体上仍然偏低。作为循环经济体系的末端环节,再生资源产业可以说是决定循环经济能否完成闭环周转的关键环节。公开资料显示,迄今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达9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200万人。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回收量仅占回收总量的10%至20%。而“小散乱”的行业特征也决定了企业供求的困难,不通畅的供求遏制了企业运作,难以形成运作良好的供应链。
“洋垃圾”禁令带来的大批需求将刺激回收在标准、规模、供应周期等方面的改善,由此加工利用企业也能感受到正面影响。未来进口固体废弃物的收紧,无疑将导致相关企业更加注重国内采购渠道的建立,将倒逼国内再生资源产品质量提升,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其中提前在海外布局,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更有可能挺过政策调整期。以葛洲坝、格力电器、格林美、启迪桑德等为首的龙头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再生资源深加工业务步伐不断加快。
而把行业“危机”转化为产业提升的机遇,关键在于促使再生资源行业把目光转向国内固体废物为主原料的转型发展道路。业内普遍认为,整体产业链正由最初的“难以接受”转向逐步认可,相关企业也在阵痛中艰难地寻求转型。“重压”之下,相关行业、企业治污水平有所提升,加工模式也陆续向园区集中、向现代循环经济转型。诚如行业内企业开始关注垃圾分类、注重农村废弃物回收利用,进入了原来未曾进入的领域。随着环保督查力度持续加大,一些不规范的再生资源企业被关停。
预计在资本与政策推动下,未来三年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增长速率将超过8%,整体产业链迎来近2.6万亿市场盛宴。期间,如何充分利用好绿色价格杠杆机制,加快回收体系建设,已成为资源再生行业需要深思的时代课题。尽管目前整体产业链尚未能摸索到合适的路径,但是,许多企业仍然“在路上”。
- ·“洋垃圾”禁令催生反弹形态 再生资源 08-13
- ·柯桥区委书记沈志江:以更开放的姿态 08-13
- ·中美贸易战会给我们带来多大影响? 08-13
- ·服装业“库存”不是消费不旺的祸 滞后 08-11
- ·ICE期棉周五收跌报每磅85.2美分 08-11
- ·天津自贸区:创新举措落地生花 08-11
- ·巴基斯坦纱线出口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08-11
- ·人民日报: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实质是什 08-10
- ·央视匠心栏目【一朵棉花的变革】将播 08-10
- ·ICE期棉周四几收平盘 报每磅87.26美分 08-10
- ·中国对美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 08-09
- ·连云港事件5个月后 又一轮环保风暴即 08-09
- ·美国农业部报告大幅调减美国棉花产量 08-09
- ·解密服装业“库存”:国内的孩子十年 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