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服装定制  皮棉  环保  美棉  生态  不染色  染费  盛泽  中俄  卢比  丝路柯桥  缅甸  降税 

5年来,纺织行业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日期:2018-11-12     浏览:0    评论:0    

中国长丝织造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投资改造、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绿色发展等多方面成果丰硕。5年来,最显著的成效之一就是标准体系逐步健全。

近日,十九大代表、常山纺织集团恒盛公司织造车间操作技术员杨普,十九大代表、湖北安棉纺织有限公司细纱车间挡车工仰媛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5年来,纺织工人的工资涨了,劳动环境更好了,纺织企业的设备更先进了,自动化程度更高了,纺织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种类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变化都让她们无比自豪,5年来,纺织行业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汇总细分领域的成绩则更加明晰。

长织行业标准化建设成效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纺织业进入实现“纺织强国”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长丝织造行业在经历了行业发展的淘汰期、转型期、阵痛期之后,渐渐步入稳增长期。中国长丝织造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投资改造、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绿色发展等多方面成果丰硕。5年来,最显著的成效之一就是标准体系逐步健全。

2011年,长丝织造行业标准化建设体系还未成型。经过几年努力,到2017年6月,行业标准化建设体系逐步建立,共修订完成标准20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13项。正在研制的标准8项,其中:1项列入国家标准计划,7项列入行业标准计划。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及国际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

5年来,行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基本方针。尤其是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能够独立进行污水处理的企业包括岜山集团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台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东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龙峰纺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向兴(中国)集团和嘉兴市鸣业纺织有限公司等,中水回用率可达100%。

工信部发布的2015年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由中国长丝织造协会推荐的“喷水织机废水处理回用集成”项目位列其中,为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传统丝绸展新姿

过去5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2015年,累计实现蚕农直接收入1115.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产值6413.0亿元,真丝绸商品出口166.0亿美元,为富农减贫、保护生态、繁荣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受传统出口市场萎缩和国际竞争加剧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较“十一五”略有下滑,年均出口33.2亿美元,比“十一五”期间下降2.2%。丝绸企业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2015年,我国丝绸商品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183个,比2010年增加了30个。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稳定提高,以蚕丝被、丝绸家纺、丝针织品、丝绸饰品、丝绸礼品为代表的丝绸产品消费逐渐升温,内销比重持续提高。“互联网+丝绸”销售模式逐步成熟,线上丝绸消费快速增长,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十二五”期间,“文化+品牌”融合发展模式初见成效。民营资本和工业企业投资建设丝绸博物馆和文化创意园积极性高涨,丝绸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方兴未艾。蜀锦、宋锦、云锦、缂丝等民间传统丝绸工艺技法得到传承和挖掘,丝绸非物质文化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全行业开展了系列整体宣传活动,龙头企业加大力度收购国外品牌、培育品牌消费群体,以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丝绸自主品牌体系正逐步形成。我国首个主导制定的生丝电子检测国际标准研制成功,标志着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多次举办专业展会、国际论坛,为促进国内外产业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国内外各层次合作持续深入。

近年来,丝绸企业深入拓展国内丝绸消费市场。以个性化、定制化、高品质、“商品+服务”等为重点带动丝绸消费结构升级。创新营销模式,建设专业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积极融入互联网经济,推进无店铺零售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不少企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统丝绸技艺融入服饰生产,将丝绸历史文化元素和市场需求有机融合,提高了丝绸产品的综合附加值。

印染业留下绿色发展足迹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印染行业在加工清洁化、节能减排降耗也正在有效推进。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正在逐步被节能、节水、环保、高效的生产设备所替代。连续式退煮漂设备、丝光机、连续轧染设备、针织物连续练漂水洗设备等高效连续加工设备得到推广应用。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印染行业单位产品水耗下降28%,由2.5吨/百米下降到1.8吨/百米;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18%,由50公斤标煤/百米下降到41公斤标煤/百米;印染行业水重复利用率由15%提高至30%。

如今,中国纺织品服装的生态安全性能总体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印染企业积极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许多企业已通过oeko-tex100生态纺织品安全认证。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与中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推进的白名单管理体系于2012年开始启动,“十二五”期间共57家印染企业获得资质。

此外,新环保法、水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行业新的水排放标准的实施,以及正在制定的大气排放标准,也正促使对行业监管范围扩大,执法力度增强。

过去五年的市场洗礼与深度调整,让印染行业更加理性和健康,市场筛选了真正的优胜者,业内企业经过转型升级,竞争力也更加强悍。但同时,业内企业也应该看到行业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大量的环保投入带来的运行成本上升,对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国际市场加强了对化学品安全的控制,对出口产品的生态安全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东南亚、南亚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凭借成本、资源和国际贸易优惠等条件,纺织业得到快速发展,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我国印染行业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中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对此,企业要保持理性,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理性参与市场竞争,追求有质量的、实质性的增长。

服装业“三品”之路再提速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衣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同时,经过一轮一轮的市场洗牌,服装行业也开始回归到围绕产品品质、产品品种、产品品牌的发展轨道。

近几年,我国服装产业正在由“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2010年~2014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长86.55%,年均增长16.87%,出口额累计增长45.06%。2016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05.09亿元,同比增长4.61%;利润总额1364.71亿元,同比增长2.35%。

过去5年,自主品牌发展迅速,中国原创服装品牌梯队基本形成。众多品牌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品牌同台竞争,以自己的特色确立了市场地位。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在发达国家直接建立销售渠道,拓展自主品牌的国际营销网络一批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在世界舞台展现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创造力。同时,不少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建立工业区。“十二五”期间,企业通过优化渠道布局、变革终端形态、改善消费体验,深度挖掘品牌的市场效益。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创新渠道模式,重塑消费链接关系,使得快速兴起的电子商务成为服装重要销售渠道之一。

进入“十三五”,我国服装业在全球服装贸易新格局中的竞争压力持续加大。同时,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消费升级挑战传统生产方式。消费时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趋势,为服装行业转型升级和增长动力的转换提供了机遇与空间,同时也使得行业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型任务显得紧迫而艰巨。

家纺行业变身“大家居”

十八大以来,我国家纺行业深刻贯彻党中央精神,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指导下,积极转变发展思路,进一步重视深化行业的创新和服务,加大向时尚、科技、绿色方向发展。总体来看,近五年来,家纺行业运行健康,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品牌建设成效明显、自动化应用普及、渠道平台建设呈多元化发展。

家纺企业与集群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从生产到终端全面升级,成绩显著。行业通过开展家纺品牌企业调研活动的同时,还与工信部共同发布了“重点跟踪培育服装家纺企业名单”,其中2012年32家家纺企业入选,2014年35家家纺企业入选;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南通市通州区作为家纺产业集群入围;2014年中纺联发布“纺织服装品牌价值前50强”,亚光、孚日、堂皇、罗莱、水星、洁丽雅、青纺联、鑫缘8家家纺企业榜上有名;在质检总局联合央视等发布的中国制造业自主品牌价值评价结果中,2013年、2014年品牌价值超5亿元的家纺企业有洁丽雅、孚日、罗莱、亚光、水星和三利。

十八大以来,家纺行业大力推广普及应用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技术,致力于向智能化发展。近几年采用吊挂系统用于成品生产的企业大幅度上升,行业骨干企业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生产流程和装备,实现了全流程连续化生产。同时行业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化发展,在产业链各环节应用现代感测技术,探索实现生产、销售、服务的互通,及时反馈消费体验并提供个性化服务,推进智能家纺产品的发展。如:亚光家纺等企业率先在智能仓储上取得突破,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梦兰集团在行业推出第一条自动化智能化被子生产线和枕芯生产线,实现了产品的自动化制造和信息化管理。罗莱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速向智能家居提供商转型,打造“卧室智能生态系统”。

家纺流通渠道趋向多元,积极与相关行业合作,探索渠道新路径。近年来,家纺产业品牌加盟店、直营店、旗舰店、专卖店、时尚生活馆、超市、网络销售等各类流通渠道不断涌现,家纺行业电商迅猛增长,2016年网上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目前,在家纺市场产业链细分的推动下,家纺市场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产业用纺织品担当行业发展“新动能”

十八大召开以来的5年里,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高速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改善,技术进步成效显著,重点子行业成长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成为我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径之一。

产业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是战略性新材料的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纺织领域竞相发展的重点,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过去5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迅速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384亿元、134.4亿元;2016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3081.97亿元和190.91亿元。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是新阶段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导意见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是行业保持快速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高,部分领域应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推进纺织强国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将面临加强创新驱动完善创新机制、加强产需衔接构建新型产业供应链、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培育行业知名品牌、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5大重点发展任务。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将集中在战略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环境保护产业用纺织品、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用纺织品、应急和公共安全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纺织品、“军民融合”相关产业用纺织品6个领域。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