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服装定制  皮棉  环保  美棉  生态  不染色  染费  盛泽  中俄  卢比  丝路柯桥  缅甸  降税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年会举行

   日期:2018-11-12     浏览:0    评论:0    

8月17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2017年年会在甘肃天水举行,来自全国纺纱机械和器材企业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6年7月28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正式成立。一年来,纺纱机械和器材制造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开展了丰富的交流活动。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王树田表示,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多成绩。当前行业结构调整特征明显,应被行业企业所关注,此次纺纱机械分会邀请了新疆溢达和华兴集团两家在行业里极具示范效用的企业,他们在智能制造、新材料研究等方面都很有发言权,希望通过加大与下游企业的对接,带动纺机企业更为深入地了解结构调整的方向。他为10家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纺纱机械分会会长单位: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经纬纺机股份公司榆次分公司、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常德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和名誉会长单位: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机电集团、金昇集团颁发了证书。

市场回暖,行业技术进步步伐加快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顾平分析了2017年上半年纺织机械行业运行情况,并着重介绍了纺纱机械市场和技术发展情况。2017年1~6月,纺织机械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等经济指标呈现两位数的增长,纺机产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纺机行业业绩改善明显。1~6月,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48亿元,同比增长12.74%;实现利润总额为42.89亿元,同比增长23.11%。据中纺联第二十九期企业经营者调查问卷的反馈,70.6%的受访纺织机械企业认为2017年上半年运行状况良好。76.5%的受访企业表示上半年订单数较上期增加,其中,50.0%的企业表示国外订单本期订货量增加。70.6%的企业表示上半年的生产产量比上期增加,对三季度预期与本期持平;88.2%的受访企业认为本期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与上期基本持平;盈利空间有所提升;设备利用率达到80%以上。总体看来,企业对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表现乐观,并对下一期的运行表示乐观。

顾平介绍,1~6月,纺纱机械主要产品中梳棉机销售2300多台,同比增长35.56%;并条机销售约1800台,同比增长20.87%,其中配自调匀整装置的并条机销售数量超过830台,占总量的45.95%;精梳机销售约680台,同比增长12.34%;粗纱机销售约700台,同比减少6.46%,其中配自动落纱装置的130台,约占总量的18.27%。

2016年,国内纺纱机械企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纺织行业的新需求,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成果丰硕。2016年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共为8家纺纱设备及专件器材企业组织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16项,产品涵盖棉纺成套设备、转杯纺纱机、集聚纺装置、摇架、针布、胶辊等。其中,5项产品(系统)创新点特别突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它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近年来纺纱机械行业新产品鉴定最多、鉴定水平最高的一年。2017年以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为2家纺纱设备及专件器材企业组织了新产品科技成果鉴定。粗细联合智能纺纱生产线、高精密钢丝圈、高精密钢领等5种产品(系统)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主要技术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主要生产纺纱设备及专件器材的60多家企业的专利情况进行统计,2016年共获得授权专利328项,其中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265项,外观专利7项,比2015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今年以来,各纺纱机械企业继续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推广应用最新技术。

总体看来棉纺成套设备继续向高产、高速、自动化、连续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监控管理技术不断完善,“纺纱智能工厂”初具雏形。专件、器材企业也结合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加大了创新力度,新型集聚纺装置、新型针布、聚氨酯胶辊、高精密钢领钢丝圈等在行业内进一步推广应用,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秘书长赵晓刚介绍了2018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暨itma亚洲展览会和2017年印度国际纺织机械和器材展览会的组织情况。据介绍,2018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暨itma亚洲展览会将增加印花、数码机械类别,展会参展报名现已启动。

印度是中国纺机重要出口市场,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目前正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2017年印度国际纺织机械和器材展览会。对于为何选择印度,赵晓刚详细介绍了印度纺织工业发展需要以及中国纺机企业布局全球的现实状况。据了解,中国纺织机械协会还将陆续在孟加拉、埃塞俄比亚等更多中国纺机出口地区推进中国纺机企业走出去。

赵晓刚建议,对布局全球,开拓国际市场,纺机企业要从战略高度提早规划准备,稳步推进,水到渠自成。

智能化,“人”依然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新疆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阳介绍了溢达智能纺纱示范项目的情况,并分享了对智能智造时代传统纺纱模式突破与创新的思考。昌吉溢达智能纺纱示范项目采用了国际一流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订制的集成化软件系统,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持续改善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均产出,增加效益;成为国内首家紧密纺纱线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的标杆示范企业。

昌吉溢达智能纺纱示范项目特色:人机集成、互联互通,高素质人才队伍及全面综合的培训,为充分发挥设备、软件的优越性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采用最先进的机器设备,选用立达、萨维奥、乌斯特、诺茵豪斯等最新型的设备,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减少用工;全面集成的信息系统,随时随地总览纱厂各个生产环节;全流程实时在线质量监测,从棉包到筒纱,全流程测试和控制质量与产量;绿色环保节能,领先的设备实现能耗及噪声的大幅降低,同时,科学的配棉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赵阳提出,纺纱装备智能化是未来纺织行业发展的方向,而且智能化的趋势和步伐会越来越快。智能化的核心是“智”和“能”融合在一起,“智”体现在设备、专件、连接系统或者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而“能”则需要回归到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做到人机协同和人机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智能化。他还就智能纺纱对纺纱器材专件的新要求做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董事长胡广敏介绍了华兴智能纺模式。胡广敏认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纺织行业由大变强的时代要求,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成熟发展和两化深度融合,都为建设智能纺纱工厂提供了机遇和基础,但智能模式创新难度大、软硬件集成难度大、颠覆传统观念难度大、虚拟数字化基础差都使智能纺纱工厂建设面临挑战。

华兴智能纺模式的总体思路是:纵向和横向相连,以信息综合运营系统调整资源要素达到最优化,实现工厂高度智能化,远程控制、监督实现制造管控,整合设备与软件,实现数据集成,互联互通互动。华兴智能纺将按“三步走”分布实施:1.0层次,2016年年底完成智能纺系统整体上线,部分实现智能化;2.0层次,在现在1.0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提升,实现智能化工厂,对公司原有2个分厂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并对所有分厂与公司的人力、财务、营销等业务单元进行联网,实现横向与横向、纵向与纵向、端与端之间的相连,确立战略性的信息系统运营体制,完成智能公司建设;3.0层次,在2.0的基础上进行纵向和横向产业链的互联互通、共享共赢,确立主动性、战略性的智能运营系统,进行模式的复制和输出。

胡广敏认为,观念是实现智能化的关键,集成是实现智能化的方式,基因是实现智能化的根本,人才是实现智能化的保证。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代表介绍了基于工业4.0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近年来,工业机器人、自动仓储物流系统、智能控制软件在工业生产上的加快应用,正推动着生产制造向智能化、柔性化迈进。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成品存储只是生产的最后环节。而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由不同的工艺段衔接最后到成品,期间的物流过程效率不足。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核心的车间智能物流系统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智能物流系统能减员增效,使人力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准确高效,让质量和产量同步提升,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未来,智能物流系统将深度融合企业b2b、b2c业务平台,助力企业定制化生产。和工业大数据融合,更好的预测判断市场需求,分析用户需求,使价值链最大化。促进供应商协作,实现供应链的整合,使供应链更有效率,更灵活敏捷地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围绕自动化物流系统开发了多种自动化系统硬件设备及软件产品,如:不同类型的托盘堆垛机、料箱堆垛机(miniload)、子母车系统、自动拆码垛装置、输送设备、穿梭车(rgv)、自动分拣机等各种自动化机械设备及相关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应用于不同行业的系统仿真软件、库存管理、调度监控等软件。针对纺织企业需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发的化纤智能物流系统实现了丝车上线、出入库、裹膜、开箱、装箱、贴标、封箱、打包、码垛一条龙全自动包装功能,每年可为企业节约几千万元成本。

协同发展,主机与专件器材企业携起手

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秀成就棉纺锭子与细纱机的协同发展进行了探讨。他提出,主机、专件器材、纺纱工艺之间应相互配合,共同满足纺纱需求变化。棉纺锭子是棉纺细纱机上卷捻部分的重要专件,与其它纺专器材配合,同时完成对纱线的加捻和卷绕。棉纺锭子配合主机,实现主机的功能、性能,满足纺纱工艺需求,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为了满足主机高速化的要求,锭子的纺纱速度在不断提升。自上世纪80年代起,每10年提升平均2000r.p.m左右。如今以纺纯棉40支为例,大多纺织企业纺纱速度在16500r.p.m左右,有10%~15%的纱锭,纺纱速度在18000r.p.m左右。国产锭子在产品结构技术、材料材质、制造技术与检测、高速化条件下的应用研究,还有一段高峰需要攀登,尤其锭速在20000r.p.m以上的使用条件。

为了满足主机自动化要求,出现适应集体落纱细纱机的配用铝套管锭子;为保证留尾纱可靠,带有新型夹纱器的锭子正在大量使用,开车断头率低;单马达锭子(电锭)的技术突破,实现单锭监测,断头自停。铝套管锭子适用于集体落纱,满足自动化插拔纱管要求,纱管配合结构改变,高速纺纱不变形、不跳管,尾纱留头、断纱效果好,满足自动络筒工序要求;配用合适卷装,适应高速化纺纱,国际上最高达到22000~23000 r.p.m工艺速度,纺纱运转稳定性好。具有特殊留尾纱功能的锭子,在铝套管上加装不同结构的夹纱装置,使集体落纱细纱机留尾纱可靠,减少人工清理。配合粗细联、细络联发展,铝套管锭子配有割纱盘,保证断纱位置一致,便于自络找头。

为了满足主机易安装、少维护,更加节能、省油等要求,锭子与细纱机的龙筋孔实现精密定位配合(即由活锭子改为死锭子),防止细纱锭子走动。为了降低能耗,锭子结构技术也进行了创新:改变锭胆的摩擦和润滑状态,新型锭子锭胆采用流体动压润滑,轴承规格、锭盘规格小型化,降低细纱机传动系统能耗。

曹秀成认为,主机企业、锭子企业与用户企业的协同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大格局:细纱机生产企业与专件企业通过技术协同和营销、服务协同,紧密结合,共同提升设备性能和功能。在技术协同上,主机企业应依据产品定位,满足纺纱工艺需求及设备效能发挥,优化专件器材配置;专件器材企业围绕主机企业和用户纺纱工艺要求,配合主机企业完成交钥匙工程,即配合主机企业向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在营销、服务上,主机与专件企业应协同服务,如锭子的安装、润滑、维护、保养,与主机同步进行,并及时沟通市场变化和用户使用要求。

作为2016/2017年度执行会长单位代表,金轮针布(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春辉和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伦进总结了分会工作,并就企业研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黄春辉表示,纺纱机械分会的设立为企业开辟了交流的平台,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也使得行业在2017上半年呈现出了好于2016年良好发展状态。在一年的运作中,纺纱机械分会通同过标杆引领、产业对接和互动交流三大创新,加大了同下游的对话与交流。他希望,在下一届纺纱机械分会的运作中,企业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对于今后发展,黄春辉提出,企业应该:站好位、深研究、重创新、强管理、促发展。2017/2018年度轮值执行会长单位为经纬纺机股份公司榆次分公司和常德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经纬纺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吴旭东代表两家执行会长单位负责人表示:经纬旗下经纬榆次和常德纺机作为新一届会长单位,将着力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加强沟通,特别是纺机与纺织企业的沟通;第二是纺机与器材协同进步;第三,针对纺纱工艺,做好基础性研究;第四,走出去,进行全球化战略布局;第五,鼓励创新,加大产学研用之间的协作。

与会企业代表还就如何实现纺纱智能化,纺纱机械研发方向,主机与专件器材如何协同发展,如何走出去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大家分析认为过去纺纱规模快速扩张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纺纱机械和器材制造企业应适应新常态,进一步挖掘纺纱企业需求,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鼓励创新,特别是跨界和集成创新,同时加快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