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和落实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和“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的讲话精神,探讨在新的国际背景下人文交流新问题、新挑战与新机遇,充分利用西安深厚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优势,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发挥陕西自贸区建设在人文交流方面的探索性、示范性作用,5月20日,由中国国际商会、西安市政府、陕西省贸促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和中华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大唐西市集团承办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研讨会”在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大唐西市召开。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冬玉表示,“此次会议对于研讨人文交流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陕西将充分发挥自贸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人文交流。同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国际文化贸易,建立完善国际产业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伟表示,“文化相通相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贸相比,文化的探讨更具有深远意义和持久性。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文化相通为政治经济和安全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人文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政治战略、经济战略,更是重要的文化战略,是深入推动国际间人文交流,实现人文相通的重要手段,也是建成人文之路的根本途径。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两个方面的力量,政府主导、民间辅助,共同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的构建和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如是说。
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表示,“本次研讨会借助‘一带一路’发展契机,以人文交流为主题,研讨新模式,交流新经验,必将对整个区域资源资讯,创新平台互动机制,对更好更快的推动陕西西安丝路文化、魅力人文的交流建设具有更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预示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全面推进务实合作阶段。大唐西市集团、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愿携手各国商协会和各国各界,积极发挥民间力量作用,搭建务实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为加强互联互通,增进互学互鉴,深化务实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的建设和创新,进而促进商贸的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丝绸之路国家总商会主席、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四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交流机制日益完善,多个层面同步发展的良好局面。而人文交流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驱动力和根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迟福林指出,要客观把握“一带一路”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内涵外延、角色定位、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多种形式的自贸区网络,以“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制度安排为重点,推进全球自由贸易进程。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变局,我国需主动推进以“一带一路”为主要载体、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开放转型。迟福林建议,西安可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申报成为国家第一个历史文化特区。
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对民间组织联合政府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人文交流合作给予赞赏。他表示,“文化交流使人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尊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与会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人士分别围绕“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新模式的理论思考;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明互鉴,推动人文交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国际文化贸易做大做强;创新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模式,打造国际旅游“长安号”等四个议题发表主旨演讲和对话,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致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明互鉴,建立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机制,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贸易的繁荣,助力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新高地,为陕西和西安积极构建在“一带一路”规划和行动推进中发挥人文交流作用,探索人文交流新机制、新平台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