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服装定制  皮棉  环保  美棉  生态  不染色  染费  盛泽  中俄  卢比  丝路柯桥  缅甸  降税 

欧洲时装品牌生产业务西移冷落中国制造

   日期:2018-11-13     浏览:0    评论:0    

随着中国向产业价值链上游移动,不少时装品牌在本土周边发掘合适的供应商,西欧周边不少国家正成为新的时装制造中心。

从中国采购的成本呈上升趋势,但还算得上低廉,因此时装品牌决定改由“摩洛哥制造”或“摩尔多瓦制造”,并非完全出於成本考虑。

瞬息万变的消费者行为是时装业需求的主要推动力。业内公司需灵活应变,才能在与inditex(itx.mc:行情)旗下zara这样强劲对手的竞争中生存。zara能在短短数周内就在店面推出与t台走秀相仿的时装,目前其60%的产品在欧洲或周边生产。

意大利内衣品牌la perla设计师比安奇(giovanni bianchi)告诉路透:“在土耳其和突尼斯生产服装的成本当然高於中国制造,但把(中国)加薪幅度考虑在内,其实成本也没高多少,而且土耳其和突尼斯离意大利要近得多,对我们来说更方便,能更好地把好质量关。”

去年底,该品牌已将旗下大众品牌studio la perla生产线从中国移至土耳其和突尼斯,并将睡衣采购从中国移至葡萄牙。

该品牌估计,要完成同样的工作,在中国如果需要支付10欧元的人力成本,那麽在突尼斯或土耳其则需支付15-16欧元,因此从这方面看,在华制造成本仍是最低的。

但这种情况正逐渐发生变化。

过去五年,中国全国工资指数每年平均上涨15%。法国时装研究所(institut francaisdela mode)估计,去年中国沿海地区月薪从2005年的240欧元上涨到400欧元,而突尼斯当前月薪水平是160欧元,摩洛哥和摩尔多瓦则分别是152欧元和200欧元。

此外,中国工厂方面提出的条件更严格,这也让时装公司在考虑是否与中方合作时不得不三思。

法国时装品牌让·夏尔·德卡斯泰尔巴雅克(jean-charlesde castelbajac)、barbara bui(bbui.pa:行情)和艾格(etam)(tam.pa:行情)近期也将部分生产业务移至更靠近本土的地区。

这些品牌表示,中国生产商不断施压,提出的订单规模太大,这样可能导致商品积压,以致不得不打折促销,进而损害品牌形象。

让·夏尔近期将海外生产业务移至匈牙利,其生产负责人洛佩兹(celine lopes)称:“在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已不再让我们感到满意。”

barbara bui在2010年将生产迁至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其副执行长拉加德(jean-michel lagarde)称:“在中国制造带来的距离以及语言障碍,让我们始终难以把好质量关。”

“我们在与南欧和东欧的生产商合作时,更容易以我们的方式行事。”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