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棉纱  纺织  阿克苏  人民币  服装  染料  化纤  服装定制  皮棉  环保  美棉  生态  不染色  染费  盛泽  中俄  卢比  丝路柯桥  缅甸  降税 

做大“蛋糕”促“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升级

   日期:2018-11-13     浏览:0    评论:0    

本报讯 日前,《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6)no.6》在京发布。蓝皮书重点研究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与互补的关系问题,以及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与美国、欧盟15国以及日本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蓝皮书指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结合度总体来说还不强,中国应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联系,扩大贸易规模。但不是在现有基础上分“蛋糕”,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份额拿过来,通过做其他地区减法的方式来增加中国的出口。只有努力把“蛋糕”做大,“一带一路”倡议在外贸发展新动能培育中的作用才能持久,合作共赢的精神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据报告主编、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介绍,从基于出口侧计算的贸易结合度指数看,日本与“一带一路”沿线62国的贸易结合度最高,中国次之。就产品类型而言,中国、日本与其初级产品的贸易结合度高于制成品,美国、欧盟15国与其制成品的贸易结合度略高于初级产品。这一格局表明,中国与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合作的方向,就是在中高技术上开展第三方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

蓝皮书指出,要统筹“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并举。统筹长板和短板建设,坚持发挥传统优势和培育新的优势并举。如中国在中低端产业上有优势,对于这一优势应通过进一步做优的方式,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作用。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决不能仅限于中低端产业,也不能完全停留在现有层次和规模上,而是要在发挥中国传统优势的同时,大力推进高端产业的发展,把各自的短板补上去,开拓新的贸易合作增长点,提升贸易的水平和质量。

此外,还要统筹好产业间分工和产业链分工,坚持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并举。全球国际贸易的总趋势是,产业内贸易的规模日益增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当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并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应积极推进产业链分工,通过产业链分工,深化双方的贸易与合作。

 
 
更多>同类纺织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纺织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我们的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404页面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0084311号